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模式”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观点交锋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国人的一厢情愿,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西方人的发明创造,有人明确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有人坚决主张中国模式要慎提。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发展的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且对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到底有没有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如何对待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将会如何发展?且听小平是怎么说的吧!
引言:从概念文本考察中把握“中国模式”
邓小平在构建他的理论体系时,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和提炼。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中,赋予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重要地位,阐释了它的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邓小平并不是一个在书斋里构造体系的玄学家,他表达思想观点时,从不拘泥于某一概念的固定一致,更注重挖掘概念的深刻内涵,有时使用学术性较强的专业术语,使之更富学理性;但更多的使用大白话,口语特点鲜明。这后一特点在他探讨中国模式问题时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我们在讨论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
1.大量使用过“模式”一词,明确提出过“中国的模式”概念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反思我们过去在照搬苏联革命和建设经验及做法,总结中国经验教训时曾经使用过“苏联模式”、“苏联的模式”、“俄国的模式”、“十月革命的模式”和“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等提法;在谈到如何对待别国经验时使用过“外国模式”、“别国模式”、“别国的模式”和“别的国家的模式”等提法;在面对压力阐释中国的立场时使用过“美、英、法的模式”、“一个模式”、“固定的模式”等;也提出过“我们的观点、模式”,特别明确使用过“中国的模式”和“中国自己的模式”等概念,并对此作过深刻阐发。此外,还大量使用过“中国式”这一概念,如“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等。
中国词汇涵义丰富,表达同一思想往往可以使用不同概念。一旦我们把握了邓小平表述“模式”概念的丰富词汇及内在涵义后,我们对邓小平的模式论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具体而言,邓小平使用过“方式”、“方法”、“做法”、“形式”等概念。如“苏联的方式”、“僵化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走这条道路的方式”,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和“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的形式”等。显然,这里的“方式”、“方法”“做法”和“形式”,都具有模式的意思。
邓小平也使用过“公式”、“方案”、“样板”、“样子”等概念。如“固定的公式”、“已有的公式”,“定型的方案”,“外国的样板”,“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等,这里的公式”、“方案”、“样板”和“样子”等也具有模式的含义。还使用过“本本”、“框框”等概念。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
邓小平还用日常口语来表达过模式的意思。如用“一套”和“东西”来指代模式,像“西方的那一套”、“旧的那一套”、“外国的东西”等,分别表达的是“西方的模式”、“旧的模式”和“外国的模式”等含义。这一点在完整句子中更加明显,如“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你们西方民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不能照搬你们的东西”。
邓小平也用日常口语来表达过模式的意思。如用“一套”和“东西”来指代模式,像“西方的那一套”、“旧的那一套”、“外国的东西”、“你们的东西”等,分别表达的是“西方的模式”、“旧的模式”、“外国的模式”和“你们的模式”等含义。这一点在完整句子中更加明显,如“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你们西方民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不能照搬你们的东西”等。
由于邓小平的大量文献是谈话记录,在上下文中,有使用定语而省略相关主词的情况,孤立地看不出有模式的含义,如“苏联的”、“西方的”,但把它还原到原来完整的句子中,就能看出它的内在含义。如,“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在改革中,不能照搬西方的,不能搞自由化”,显然,这里“苏联的”是指“苏联的模式”,而“西方的”就是“西方的模式”的省称。
2.更多使用“经验”和“道路”来表达“模式”的含义
在文本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邓小平除了使用模式概念外,还大量使用“经验”和“道路”来表达同一个意义,而且使用次数远远多于前者。恐怕这也是为什么学术界有人不赞成使用邓小平“中国模式”论、而主张采用“中国经验”论或“中国道路”论的一个文本依据吧!
邓小平特别注重总结经验,“经验”一词在邓小平公开文献中出现过约有几百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中许多是用来表达模式含义的。如,“别人的经验”、“别国经验”、“外国经验”、“外国的经验”、“苏联的经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验”、“中国的经验”、“适用的经验”、“最根本的经验”、“我们主要的经验”等,都包含着模式的意义。
邓小平更强调使用“道路”等概念来表达他的模式思想。如“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道路”、“自己应该走的道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路线”等。这里所说的道路,也是在模式的意义来使用的。
总起来说,上述诸多概念,除模式本身以外,用来表达模式含义时,有的意思非常明确,有的则是较为隐晦;有的需要放到当时语境中去把握,有的还要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但这些语汇一旦与一个词或句子组合起来后,它的模式含义就分外明朗,这个词就是“搬”,这个句子就是“不能搬”。“搬”字在邓小平公开文献中出现了几十次之多,最多的是“不能搬用”、“不能照搬”、“不可照搬”、“绝对不能照搬”。其后跟的大多是“模式”二字,有时也使用“经验”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