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三大亮点为财税改革导航

核心提示:财税是最经典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务需要公民的充分参与。预算提供了发展和鼓励公民参与的最佳切入点、最好平台。参政议政从预算做起是最为合适的。

今天,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以及对进一步全面深化财税改革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我向大家汇报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三中全会公报关于财税改革的论述还不到170个字,但其中包含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思想,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高屋建瓴、顶层设计。它包含了一个关键问题:财税改革未来往何处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要如何定位?这是一个导航的问题。

之所以三中全会关于财税改革部分的内容引起了媒体、公众、学界等各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三中全会关于财税改革的论述确实超越了我们党和政府此前相关文件常规的论述。我将其概括为三个亮点。

亮点一:全会将财税改革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

三中全会的公报把财税改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财税改革,公报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主要的支柱”。以前的财税改革大多侧重在管理层面进行改革,公报把财税改革提升到了国家治理层面,下一阶段我们的财税改革,不仅仅是在管理的层面上改,首先应该是在治理的层面上改。

“管理”和“治理”这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差别很大。国家治理层面的改革和管理层面的改革有什么不同?如果从管理层面去改革,财税改革应该锁定两个主要目标:合规性管理、绩效管理。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改革的大思路提升到了治理层面,治理强调的是整体、系统和持续地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公报里面讲到的改革要“统筹协调”,而不是“今天头痛医头、明天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改革,那样的改革彼此间没有明确的联系,路线图不清楚。而从治理层面去改革,是着眼于解决问题,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一个系统设计,一个顶层设计。在管理层面,合规性管理、绩效管理,通常强调的是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然而,问题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如果只是一个个地去解决问题,而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没有解决,恐怕改革的效果会有所局限,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治理层面的改革和管理层面的改革是不一样的。

那么,关于国家治理层面的财税改革,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合理的思考呢?治理强调的是用一些关键的原则、基本的原则去应对财税领域的各种挑战。国家治理层面的财税改革要关注国家治理的六项原则。

(一)国家治理的第一项原则是公共利益压倒一切或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

财税改革首要的、最高的指导原则应该是公共利益至上。公报里面有三次提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对于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财税改革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大思路。所有的改革都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能做到这一点的最好的一项改革就是财税改革。司法保障的是个人的合法权利,财税保障的是作为一个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这个共同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至上,作为国家治理的首要原则,就要求财税改革要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现在财税领域中有许多改革由于受制于部门利益难以推动,这是过去我们积累出很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有我们能够坚持公共利益压倒部门利益,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首要原则,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才有可能真正推动,而不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