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三大亮点为财税改革导航(5)

核心提示:财税是最经典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务需要公民的充分参与。预算提供了发展和鼓励公民参与的最佳切入点、最好平台。参政议政从预算做起是最为合适的。

亮点三:全会把财税改革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紧密相连

公报里提到,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这两个要点都直接牵涉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中国有很多“边界问题”,最大的一个边界就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中国经济改革这么多年,有一条主要的线索就是想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次公报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把进一步梳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焦点。关于这一点公报有两个提法: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公报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维护社会统一的制度保障。这就说明了在界定政府跟市场的关系方面,在正确的定位政府的决策和市场定位方面,财税体制是绕不开的、是回避不了的。

今后的财税改革在哪些地方要有所作为呢?政府的支出要支持市场机制的运作,而不是代替市场机制的运作。政府不与民争利,不做过多竞争性和盈利性的投资。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职能要界定清楚,投资边界和市场边界到底划在哪里。这个必须把握好。

另外,对改革财政补贴制度也提出了要求。很多的财政补贴有可能扭曲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例如,惠农补贴、能源补贴、家电补贴等各种类型的补贴,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补贴的方式,如果我们只是直截了当地补贴,这些补贴就可能扭曲市场机制的运作。

我们也应该梳理一下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叫预防性的医疗,比如卫生防疫工作,这个领域私人部门一般不容易介入,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第二种是治疗性的医疗,对于这些医疗开支和医疗服务,民间资本比较容易进入,一旦开放,民间资本有充分的积极性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们医疗卫生开支的重点也许要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市场机制的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独特作用。

我们还应该去反思我们的公共服务管理。政府要致力于购买社会服务,这项改革也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充分发展社会服务组织。政府的很多社会服务不要由自己直接去生产,应该通过竞争的方式,向社会服务组织、甚至还可以向其他社会民间组织去购买,这样有利于鼓励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

财政支出还有一个部分要进行梳理,就是可不可以有一些竞争性的财政资源分配。广东的提法叫做无定向分配,就是上级政府给下级的转移支付或者本级政府的一些公共服务,预先并不把钱拨给预算单位去花,而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支付。假设有一个社区需要公共服务,我们不一定把钱直截了当地拨给民政部门,可以把这笔钱设计成招投标方案,社会服务组织可以参加招投标,只要提供的公共服务成本合理、效率高、政府又能加以有效的监管,中标的概率就很高。这也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是相符的。

最后,我概括一下三中全会公报关于财税改革内容的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公报把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把财税体制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此一论述前所未有,令人震撼,给人启发,对今后我们的财税改革从管理层面提升到治理层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当然,管理层面也有改革,包括合规性管理、绩效管理。治理层面强调的是公共利益至上、合法授权、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公众的参与。这些原则都高于管理上的原则,应该延伸到我们财税管理中。第二个亮点,公报把财税改革与制度建设联系起来。财税改革的焦点是建设一套更成熟、更定型的现代财政制度,里面特别强调了预算管理制度,强调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还强调了税收制度,比较有新意的是讲预算管理制度。第三个亮点,公报把财税改革与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联系起来。

这三大亮点为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中国财税改革定下了战略方向和基调。中央将成立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就为我们把这个基调和方向具体到方案设计层面、操作层面提供了一个组织保障。直接成立一个高规格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说明了这次改革是动真格,力度也会相当大。我认为,新一轮改革的力度不亚于1978年三中全会提到的改革,而且在比较多的方面超越了那一次的改革。就财税改革来说,今后的财税改革一定不是小修小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强调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顶层设计、战略导航。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