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三大亮点为财税改革导航(3)

核心提示:财税是最经典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务需要公民的充分参与。预算提供了发展和鼓励公民参与的最佳切入点、最好平台。参政议政从预算做起是最为合适的。

(五)国家治理的第五个原则是预见性原则

财税工作要增强预见性,主要是讲财税工作要加强法制建设。预见性是要让利益相关者对政府的财政行为有所预见。政府的行为不应该是捉摸不定、朝令夕改。政府的财政行为应该有一定的计划性,让民众能够提前感知到政府支出政策的重点、预算优先性的安排等。预见性特别强调政府的财税政策要通过法制加以规范。公报在关于财税改革部分提到“六个必须”,其中第一个就是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现在我们的财税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法制规范,比如在税法方面有所欠缺,预算法还需要修订;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现在还没有明确的一套法律,没有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法,没有地方债务管理法,还没有财政透明度法,没有国库与现金管理法。如果这些方面有法律加以规范,人们解读法律条文就会增强对政府行为的预见性。

从预算上来讲预见性也很重要。现有的预算拨款总是年末才去拨,一次性拨很多钱下去,而且要在很短时间内花完,这是不合理的。我们的转移支付预见性也不强,下一届政府编预算的时候不了解上一届政府或者在明年什么时候拨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一般性的还是专项的,拨多少、何时拨,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预见性的反面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让人们的工作很难做到计划性,所以财税工作要增强预见性,这很重要。

另外,税收也要增强预见性。依法治税,税收征管才有预见性,如果经常跟着政治任务去调整税收征管,预见性就很弱,就会影响纳税人的决策。

(六)国家治理的第六项原则是参与原则

财税不是少数人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在一个不透明的屋子里去制定事关所有人利益的决策。没有公民充分的参与,就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原则。财税是最经典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务需要充分的参与。预算提供了发展和鼓励公民参与的最佳切入点、最好平台。参政议政从预算做起是最为合适的。我们可以在预算的前期准备阶段多做一些公共服务的调查,在预算审查阶段多做一些听证,去感知民众的需求,然后编制预算,这就是把参与机制引导到预算过程中。

什么叫参与呢?参与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话语权的表达,公民有话要说。政府财政开支事关全体公民的利益,所以公民有话要说。另一个是回应。既然在预算的准备、审查、执行、评估甚至审计阶段,公民有话要说,要说给政府听,政府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出适当的回应。参与就等于表达、回应,我们要把这种机制融入到预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我们的预算管理才叫堂堂正正。我们在发展参与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总体来讲还不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做参与式预算,有成功,也有失败,这很自然。参与从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参与的价值是很大的。今后的预算改革以及其他财税改革要发展一些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和方法,一方面要表达民众对政府开支的需求和愿望,另一方面也强调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必须是低成本的。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