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化是个人权利附带产生的结果?(2)

台湾民主化是个人权利附带产生的结果?(2)

二、精英行为:蒋经国与李登辉

自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偏居一隅以来,深刻反省自己的大陆政策,并在台湾实行经济改革,经过了3年(1949—1952)的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开始起飞,特别是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以农养工和六七十年代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台湾以其骄人的经济业绩跃入了亚洲四小龙的行列。与此同时,台湾人均收入水平持续上升,中小企业高速崛起,民营资本不断增加,中产阶级日益壮大,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确定性的因素为台湾民主化的到来提供了可能性。

从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蒋经国成为台湾实际的主政者以来,一直到1988年1月他去世,共计执掌台湾政权13年。无独有偶,李登辉自1988年1月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直至2000年任期届满,主政时间同样为13年。虽同为13年,但在观感上,蒋、李二人用于践行民主化的时间却各不相同,蒋经国直至去世前半年才解除戒严(1987年7月14日)、开放党禁(1987年12月25日)、开放报禁(1988年1月1日),在民主化问题上有了具体作为。而李登辉似乎一登位就致力于民主化事业,先是废止“动员戡乱临时条款”,使台湾社会趋于常态化,继而,全面改选“国民大会”,增强代表的民意性,再而,推动“总统”公民直选,扩大民主范围。蒋、李二人在民主化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不禁让我们诧异:为何一直秉持“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信念的蒋经国对民主化一事一拖再拖?对于蒋经国晚年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一事,难道只能用“天威难测”等牵强附会的理由来解释吗?李登辉作为蒋经国的继任者,在其任内继续推动民主化改革,仅仅是因为他对蒋经国的忠诚,以“完成经国先生未尽之事业”吗?

(一)蒋经国、李登辉:初始条件及权力状况

要想更好地解释蒋、李二人所作所为的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分析他们的政治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二人的权力状况。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蒋、李二人的从政经历比较分析

表2和表3分别展示了蒋、李二人主要从政经历,对比二人的从政经历,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从政时间长短不同。从1938年蒋经国初涉政坛,到1975年成为台湾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蒋经国为之准备了38年。而李登辉从1972年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到1988年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前后不出16年。其二,所涉领域不同。蒋经国的政治经历涉及情治、团务、军队、财经、党务和政府等各领域,[4]而李登辉主要政治经历为行政领域。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这两个表格无法体现出来的,即,对于染指最高权力,蒋经国是蓄势已久、势在必得,而李登辉则是意料之外、偶然得之。蒋经国有如此丰富的从政经历,让我们无法质疑这是蒋介石早已有的部署和计划,而对于蒋经国来说,自然也明白父亲的此番安排,所以,对于国民党以及台湾普通民众来说,蒋经国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公开的秘密。然而,对于李登辉来说,其能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实乃是出乎意料,其在相关书目中,明确地表示了此种观点和看法,他说:“经国先生提拔我为副总统,我想他并不是要我担任接班人。也许是因为没想到自己病情会如此严重而致早逝吧!”[5]

这种时间和领域的不同,最终造成了蒋、李二人个人角色的巨大差异。长久而广泛的政治经历不仅锻炼了蒋经国的个人政治能力和实力,更聚拢了一批为其效力的精英队伍和力量,从而造就了蒋经国政治强人的个人角色和地位。恰如陈世岳所指出的那样:“蒋经国的个人特质,在政治历练上,受刻意栽培,可说非常完备,大概少有政治人物能相匹配。”[6]相较于蒋经国,李登辉的政治经历则短暂而狭窄。李登辉所学专业为农业经济学,并于1968年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其之所以能够于1972年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蒋经国看中了其农业经济学的学识背景。以农业经济人才的身份步入政坛的李登辉,主政领域也仅限于行政领域,这种从政经历奠定了李登辉技术官僚的个人角色和地位。以李登辉技术官僚之角色来对比蒋经国政治强人之地位,可想而知,两者在影响力、控制力和权威力之间的差距并非旦夕。

2.蒋、李二人的掌权路径比较分析

蒋、李二人的掌权路径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当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之后,当月,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即出任国民党党主席,时任“副总统”的严家淦继任“总统”。三年后,蒋经国当选为“总统”。可以说,蒋经国的整个掌权路径是由党及政。而李登辉,当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官邸去世后,当日,李登辉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总统”,并于1月27日的国民党中常会上被推选为代理主席,随后于1988年7月8日的国民党第十三次“全代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党主席。可以看出,李登辉的掌权路径与蒋经国恰恰相反,由政及党。

众所周知,当时的台湾实行的是“党国体制”,以党御政,党高于政,所以,掌握真正实权的乃为国民党党主席,而所谓的“总统”只是一个虚位。所以,蒋经国的由党及政的掌权路径,恰恰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要求。而李登辉的掌权路径却是有别于时代背景和要求的逆向模式,即由政及党。因此,这一掌权路径注定是充满坎坷和波折的。当李登辉于1988年1月13日宣誓继任“总统”时,并未受到任何的阻碍,反而十分顺利。这是因为:李登辉由“副总统”继任“总统”乃为“宪法”之规定,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总统”只是一个虚职,并无实权,只要李登辉不掌握国民党党主席一职,其只能算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光杆司令,最终也可能步严家淦之后尘,成为一个过渡性和临时性的“总统”。后来李登辉接任党主席的过程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在此期间,李登辉受到了以蒋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大佬和官邸派的重重阻扰,其间也是险象环生,如果不是宋楚瑜在1988年1月27日中常会上的临门一脚让李登辉坐上了国民党的权力核心,那么后来的台湾历史恐怕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3.蒋、李二人的控权背景比较分析

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多的阻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可以预见和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因为,一方面,蒋经国38年磨一剑,对于“总统”、党主席等职务有着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蒋经国丰富的政治经历和强人的政治角色,在整个台湾地区和国民党内都是无人可及,因此,党政军权都集合于蒋经国一人,台湾地区的整个领导格局也就呈现出了一元化的特色。与此相反,李登辉尽管比较顺利地继承了党政领导的职权,但无法继承蒋氏父子往昔所拥有的权威。[8]这是因为,李登辉的从政经历仅限于技术官僚和行政首长,与党务部门、军事部门都无渊源,因此,除李登辉外,在整个权力格局中,还存在着执掌党务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执掌政务的“行政院长”俞国华、执掌军务的“参谋总长”郝柏村以及执掌情治系统的“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这种分散化的权力格局也就造就了台湾政坛上的多头领导特征。多头之间势必会围绕“权力”展开斗争和竞争,1990年3月围绕“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所展开的权力争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格局的多元化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拥李派和反李派)本身表明,李登辉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他不可能像蒋经国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也不可能再依照蒋经国那样进行统治。

总之,对比蒋、李二人的政治经历和掌权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从政时间、个人角色、掌权路径和权力格局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而这些差别直接导致了二人上台时所拥有的执政资源的差异。具体而言,蒋经国拥有包括党政军情在内的丰富的执政资源,而李登辉的执政资源仅限于“宪法”第四十九条[9]的规定。因此,就整个权力状况而言,作为后继者的李登辉与其前任蒋经国相比,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权力弱势(参见表4)。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