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史泽华:美国对外干预政策的新动向(2)

第二次共识就是冷战以后到1994年共和党的国会中西革命,这可以叫做冷战后共识,我想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美国的全球责任论,这里面提到几个东西的影响都是从大到小的。这次共识不是像冷战那样有凝聚力的共识,而且大家狂喜了,因为苏联解体了,美国首要的敌人消失了,这个时候历史终结了,终结了以后美国人迷失了,功利主义重新泛起,所以说当时全球责任论和孤立主义的辩论了很长时间。第二次短暂的一致实际上大家都不去搞外交了,苏联的情报人员都撤回来了,都在看国内的经济如何发展,就像大跃进以后粮食产的太多了,大家想的不是如何增产,而是想的如何消耗粮食,美国人也是如何享受胜利果实,糊涂了几年。这个自由共识被克林顿打破了。一开始他有一个肯定性多边主义,导致了美国陷入了索马里内战,后来灰溜溜的从索马里把美军撤出来了,标志着民主党人没有办法领导世界自由阵营去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尤其是对美国利益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地方问题。

第三次911事件,我想这就是反恐共识,我们看与前两次共识而言,这个共识越来越短,美国人打完了阿富汗反恐战争,打了伊拉克战争没打多久民主党人开始批评他,这个短暂的共识就是恐怖主义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美国的主要威胁,这次共识被打破是06年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人一句拿下了国会参众两院的席位,把将近十年一统天下的优势彻底打乱,接下来这次是奥巴马挽救了美国。实际上也就是把美国从两场地区战争的泥潭中脱了出来。才有接下来对中东亚干预,有了重返亚太的步伐,因此有了一个美国对于战略机遇期的重新找回,也就是美国打十年反恐战争的时候正是我们中国的十年战略机遇期。我觉得我的看法不光是中国有战略机遇期,日本、菲律宾、印度都有,这是大体的结果。

总结这三次两党共识时期,后两次都是非理性的共识,第一次相对理性,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苏联的威胁这次几乎美国当时全国都认为不可回避的,所以说冷战打了那么多年,后面两个一个是历史终结了狂喜,再一个是911恐惧。在这两个共识之下,有短暂的两党一致,比如说小布什提的国土防御法,几乎在参议院都是98:0。爱国主义成为思潮的时候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否则你就是卖国贼。还有一个冷战以后美国人实际上没有长久的共识,都是昙花一现似的。接下来美国是不是有两党一致的未来。也由于这正处于十字路口,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是比较担心的。就是中国如果崛起,中美关系的冷战化。当然中美关系的冷战化太危言耸听,而且大部分人认为不可能,因为意识形态的对抗已经不是国际关系、大国关系斗争中的主流角色,冷战打起来就是后面说的话,自由主义关于自由的学说,社会主义关于平等的学说。有的时候可以对立统一,但是大部分放在两个国家里面就是彻底的死敌,我们现在的特色是美国讲意识形态,中国不过多的强调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硬对硬的时候战争紧张状态可以无耻,按照如果一个硬,另外一个采育迂回战术或者其他的策略,这样不会走到冷战化的状态。但是有一点避免不了,就是说中国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美国外交资源的吸附器。虽然我们看奥巴马挺热闹,但他所做的不如共和党实在,加入共和党上台很有可能把苏比克湾的军事基地恢复了,他更强调前沿的防御,而奥巴马是面子活,但是美国重返亚太不管是真是假,美国外交资源恢复这个事实避免不的,我想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的状态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中美关系结构性压力。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