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对外干预政策
我们下面看奥巴马的基本政策。美国对外政策一般三大支柱:民主、经济、安全,也就是说不同的政府主要的差异就在三大支柱中的排序是不一样的。现在可以说世界主要的局势抛开经济的起伏不说,单就政治和安全主要有两个热点,一个就是阿拉伯之春涉及到的一些国家,一个就是第三世界的整体变化,还有一类和中国有周边矛盾、领土纷争的国家。基本上这是两个大热点,奥巴马选择的是第二个。这就有一个评价,奥巴马是不是早想回亚太,因为他上台就知道布什打了愚蠢的战争导致了美国无法向东看,让美国深陷地区性战争,但是撤回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奥巴马是非常幸运的人,他幸运并不是美国经济处于谷底他是一个救星而是在于他恰恰赶上了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春不是外生型的变化,而是内生型的变化,他实际上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知道亚非拉革命之后他的二次洗牌的时候。我们看出,民族革命大体的特征就是军政府或者是个人独裁渐渐的出现,但是美国有些学者说这是阿拉伯悖论,就是在这些人的引导之下,经济上去了,政治腐败的,也就是说依靠自己亚非拉革命的机制,当时不管什么形势上台的领袖没有办法解决政治的现代化问题,因此政治体制没有现代性,这是他的基本观点,这个时候恰恰是权贵行政也就是第一级精英行将就木的时候,看到了穆巴拉克80多岁,看到叙利亚的阿萨德前几年去世了,包括萨达姆都是想当年依靠那种方式上台的。美国其实面临很艰难的选择,因为他又想来亚太,照顾世界格局中最大的邻居的崛起,同时又不能失掉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这些国家内乱以后他有相当的外交资源放到那边去,但是现在明显的变化是美国人在中东西亚地区采取了策略和美国人在东亚采取了策略是不一样的。
美国避免卷入但是在西亚很强硬,尤其在叙利亚这个问题,但是在东方很温柔,我们看到奥巴马缅甸之行,奥巴马首次之行就是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是泰国总理英拉,还有一个是昂山素季。一个是眉来眼去,一个是心里头火热。虽然扶植反对派的传统没有变化,民主党人的特色,但是相对来说在东边更重视传统的权力格局,因此他更重视安全。而且安全不足,经济补。但是经济是左翼民粹主义,美国人照顾比较穷的那批人,因此对内是经济保护主义,而对外投资贸易,对外援助也表现得是相当自私自利,当然跟美国经济不景气有关系,而民主在亚太地区排在最后一个外交手段之上,我觉得这是比较特殊,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党人重视民主,重视人道主义干涉,重视人权外交,奥巴马是一定程度违背了民主党的传统。安全上奥巴马向中间路线靠拢,经济上左翼民粹主义,民主上有版图意识,奥巴马内阁顾问里面有一个狠的人物,布热津斯基,这个大家知道,这个老兄盘算来盘算去就想让全世界都是民主国家就好了,然后第二个是培育反对派但是有悖于传统。奥巴马是个什么样的总统,按照巴博的理论,总统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也就是积极、消极、肯定、否定。特色就是上台之初这个人就非常有规划,历史上比较典型的就是约翰逊,他虽然对外陷入了越战,但是对内他是一个伟大社会纲领,实际上说的更社会主义的话就是人人有衣穿、又有饭吃,几乎想把美国引向北欧福利体制,最后失败了,也就是上台之初他就想好了,我怎么来改革这个国家,因此非常细致、非常有打算,而且事必躬亲,非常有积极性的总统。
肯定型的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满意率比较高,这就造就了奥巴马。当然有人评价积极肯定型的总统是最适合当美国总统的总统,因为好多这样类型的总统领导国家显得井井有条。比如说里根,里根就是消极肯定型的,追求人民的戴爱,但是这个人没有什么规划,非常依赖于内阁,你们提出什么意见我来选择。我们现在看到的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和四年以前看到的奥巴马对华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我们觉得奥巴马上来很温和。有人归纳出来突出多边主义,突出软实力,突出现实主义,有的说没那么有棱角,好象缩头缩脚看待自己的经济优先,治理自己国家的经济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明显看到另外一种咄咄逼人的趋势。这种咄咄逼人刚才提到了,究竟是实力优先型还是政治优先型的,这就意味着军队先上来,增加威慑的力量,而政治优先强调同盟关系,让别人承担更多的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