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供本网独家报道:
在汉诺威触摸未来科技脉搏
新华社记者 沈忠浩
2011年到2013年,从“云计算”到“信任管理”,再到“共享经济”,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展会,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CeBIT)讲述了一个有关未来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完整故事。故事的听众徜徉其中,触摸着未来科技的脉搏。
“首先是‘云’,我们想把数据放到云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后来我们发现,由于缺乏信任,不少组织和个人对把数据放到云端非常犹豫,因此我们去年将‘信任管理’作为主题,”展会负责人弗兰克·珀尔施曼说,“如今,数据已经进入云端,我们发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出现,‘共享经济’的时代随之到来。”
共享让未来生活更闪亮
把暂时不开的车和暂时不住的房租出去,是许多人的选择。这说明,分享不仅可以物尽其用,还能享受丰厚的回报。这样的道理亦适用于IT领域。
在微软公司展台上,一部智能手机就可轻松完成自行车租赁。方法是用手机读取租赁广告上的二维码或靠近相关近场通信(NFC)站点,自行车租赁信息便可显示在手机上,注册后用手机在自行车停靠点上一刷,租赁即告完成。
从技术角度来说,上述功能的实现就是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共享的结果。
(图:2013年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现场)
全球知名应用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奥利弗·布斯曼说,“共享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将为IT业带来新契机。
如今,共享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珀尔施曼说,知识、能力、经验、基础设施等共享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基于这种模式,人类得以更好地享受科技成果,人类生活也将更加闪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