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研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研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研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写好调研报告,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头戏”,也是我们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调研活动开展得深入不深入,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在开展专题调研环节,各部门要力求做到“九个一”,即:设计一个方案。要精心设计调研方案,将调研的提纲、调查问卷、时间、人员和执笔人安排好;同时,为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必须走访4个或以上相关对象。下发一份通知。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在开展调研前下发至相关对象,调查问卷包括拟开展调研的内容、对如何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服务水平等征求相关对象的意见建议,也可以跳出调研题目,就其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到“有的放矢”。强化一个责任。调研由各部门领导领题,相关处室配合,领题领导为每个调研课题的责任人。解决一些问题。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认真调研,提出破解难题的办法和对策。体现一个特色。要大胆突破以往开展调研的固有模式,在调研的方式、报告的起草、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等方面突出探索性和创新性。取得一批成果。通过调研,写出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开展一次交流。调研活动结束后,召开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扩大调研成效。完善一个机制。开展调研活动,要在探索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见成效,既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和具体措施,又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规范性文件。锻炼一批干部。要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