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梦既是对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中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对自己的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中,写出了他对中国未来的期望:“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我们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正是这种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近现代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也必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人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低点,我们体验了国运的衰败和3000年没有的大变局,中国人在这种转变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有深沉的民族悲情和苦难记忆,由此也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在这一精神的鼓励下,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艰辛探索。
和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这个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的“以德报怨”“和而不同”“扶弱抑强”的情怀。这些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中国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人类做出贡献、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努力,也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来自中国的资源。
30多年前,中国人正是在这样的面对自己的梦想和困难的坦诚之中开始创造我们的今天的。应该说,这30多年,和所有那些曾经流行和广泛传播的悲观失望的预言相反,中国人的努力已经让“中国梦”有了更加灿烂的前景。尽管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今天我们是在一个100多年的近现代历史中从未有过的新的平台上,我们所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正是由于我们有着更为高远的梦想。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颐武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造中国现当代精神,使中国精神迸发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
9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代表着时代精华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从党的诞生所体现出来的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又形成了改革创新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文化一脉相承,穿越时空,构成了中国现当代精神集群。
在这些成熟化、社会化了的精神集群中,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之源。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指出,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首创精神是核心,是动力之源。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充分展现了追寻中国梦的首创精神,形成了道路自信。
求实精神是主线,是理论之魂。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着实事求是,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理论自信。
奋斗精神是支柱,是胜利之本。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百折不挠,无论遭受多少困难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制度自信。
奉献精神是本质,是执政之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决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政党自信。
红船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90多年来,在党所走过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文化,无一不是这四种精神的传承弘扬。一个党特别是一个执政党怎样才能保持先进性,就在于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要靠弘扬首创、求实、奋斗、奉献这四种精神。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这四种精神是中国现当代精神的精髓,使中国精神迸发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
——浙江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陈水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