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

论提升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

其次,着眼于经济市场化转型中的权利缺失,将改善欠发达地区经济权利作为政策的着力点。持续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多层次的人才供给渠道,提升人才和技术吸引力,不断增强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权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三,将推进欠发达地区制度变迁,消除地区之间制度差异,作为实现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经济收敛的“政策性关键”。一方面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并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对外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内陆对外开放的空间发展模式,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增强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实现地区空间的邻近和经济发展区域同步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扩大政策覆盖面,拓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经济腹地。基于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更加合理、客观地界定以市级(区县级)为基点的欠发达地区,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惠政策范围,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的欠发达地区开发战略,实行城乡经济腹地拓展,以城带乡,促进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经济收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进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