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国各地理论动态选编(2)

4月7日全国各地理论动态选编(2)

【湖南】把千亿美元的旅游消费“关”在国内

——红网

海外旅游消费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纯粹的旅游消费支出,比如为了旅游而支付的门票费用、交通费、餐费和住宿费等;二是借旅游之机购买商品的费用,即海外代购行为。

在国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攻坚战,启动国内消费需求则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关键,通过消费带动生产和流通,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启动国内消费需求,非常需要这10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6500亿人民币)的消费...【详细

 

【山东】传统节日如何释放时代“正能量”

——大众日报

在不少人眼里,清明节正变成一个踏青游玩、休闲娱乐的假日。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张继平认为,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内涵更类似于西方的复活节和感恩节。“尽管时代在变,祭扫的形式在变,但清明节背后的文化不能变。清明祭扫,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哀思,也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感恩之情。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清明节,对国家和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有强大凝聚力。”

张继平表示,无论是祭奠先辈还是先烈,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悌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详细

 

【天津】公车私用必须露头就打

——天津网

清明时节,各地纷纷发出禁止公车祭扫的通知,江苏、安徽等地还有人因在扫墓时公车私用而被处分。然而,新华社记者蹲点调查发现,虽有禁令严控,但不少地方依然有人开着公车“顶风作案”,甚至以更隐蔽的方式躲避公众监督的视线:用光盘、卡片遮挡号牌;车主假冒是司机,或者拿军队的牌子唬人。公车私用方式更趋灵活:把领导送来后车开走,领导需要时再来接;领导进去扫墓,驾驶员在陵园周边开车绕圈……

公车私用也不仅是用于扫墓,还被人大摇大摆堂而皇之地用来出游和娱乐...【详细

 

【黑龙江】半杯酸奶考验诚信社会

——黑龙江日报

考量一个社会的诚信度有很多方法,看一杯酸奶是否能100%装满,也是一个有趣的角度。连小小的酸奶杯都装不满,诚信社会该如何实现?

常去超市的人会发现,如今各品牌的杯装酸奶大体不满,好的尚有四分之三,不好的只有大半杯。 酸奶是怎么少的呢?原来,随着原材料等价格上涨,酸奶价格不得不浮动,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只好减量瘦身。

乍一看,商家很聪明,能大事化了...【详细

 

【北京】隐蔽的公款吃喝怎监管

——北京日报

眼下,公款吃喝已经俨然成了过街老鼠,不过总有些人舍不得放弃“舌尖上的腐败”。据媒体报道,为“掩人耳目”,一些人在农家院里开起了“桑拿房”,茅台酒灌在矿泉水瓶里,熊猫烟装进红塔山烟盒,如此费尽心机只是一个目的:隐蔽起来,继续公款吃喝。

自今年1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全国各地公款吃喝之风得到遏制,官办会议活动奢侈浪费现象明显改观。尤其是在岁末年初吃喝送请、聚会活动的高峰期,各酒店公务宴请的订单相比往年大幅下降。这种新气象、新风貌...【详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