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打的”的改革之路在哪?

“中国式打的”的改革之路在哪?

最近,北京市发改委22日发布价格听证会公告称,近期将就北京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机制召开听证会。此前不久,北京曾出台《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简称“意见”),试图从出租定位、体制机制、运营模式、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服务水平。北京对出租车行业的密集调整,与社会呼声相应和,旋即引发舆论热议。北京的新规能否缓解“打车难”、“司机苦”?出租车改革应向何处推进?

打车难

对于出租车改革的声音,已经响了很久,但似乎未见动静,因为出租车的改革必定会涉及到现有的利益集团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为此,每次提改革,但迟迟不见动静,原因是这些利益集团在作怪!

出租车改革之所以引起民众的关注,那是因为出租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大家都很期待这次北京推行的《意见》能否改变现在出租车行业的“打车难”“司机苦”的现状。

社会上对出租车行业有这样一种看法,“干活的拿不着钱,不干活的挣大钱”,这早已成了行业的真实写照。为此,出租车司机被称之为“新骆驼祥子”,而这个称呼对我们这个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时代来说,则是一种讽刺!

在“这次《意见》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全市推广电召服务模式,建立统一特服号码的调度平台,改变‘中国式打的’模式。”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在接受采访时说。

但电召是否能改变目前“中国式打的”呢?有人曾举例说,在发达国家,电召服务已经是出租车行业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德国汉堡的出租车,普遍采用叫车系统,身处任何地方,电话叫车5分钟之内便有出租车赶来。我国的出租车电召服务,起步至今也已有十年,但推广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缺乏消费习惯,一方面是运营还存在问题。”北京市金银建科技有限公司前呼叫中心经理白羽介绍。据了解,北京市出租车日均客运量达190多万人次,目前有两部叫车电话,每天成功受理的出租车预约业务不到1万单,在北京市出租车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远低于1%。有乘客表示“早晚高峰打电话叫车,接线员就会劝你干脆到路边招手,根本叫不到车。”

电召做为这次出租车改革的亮点,能否在中国行的通呢?在发达国家五分钟之内便有出租车赶来,但在中国就未必行的通。笔者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国情不同,环境不一样,中国城市居住的人口密集要远高于德国这些发达的国家。而交通拥集,就算推行电召,也只能会成为一种形势而已,虽然有它的存在,但推行起来不切实际!

要解决“打的难”的问题,就要放开政策,让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参加其中开办公司;也可以用这样一种模式,即充分合理的利用私家车加入出租车行业之中,改变出租车行业的垄断行为;或由社区和区域组成出租车团,出租车因地域人数而定,由政府颁发服务证,统一价格。只有在市场的竞争之下,出租车的服务行业和水平才会提高,这样子的电召或许才能改变“中国式打的”,而司机和乘客的利益都会得到相应的保障!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