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裸”的英慈善组织:公众有权获知账目报告 监督每笔善款

摘要:关于慈善款项管理和使用的问题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度设计筑牢“慈善”堤坝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每逢大灾,“慈善”这个词总会挑动公众敏感的神经。大爱无疆、众志成城等人性光辉不仅可以给生者以心灵的抚慰,更像雪中送炭一样帮助灾区解决实际困难。然而,在仁爱与温情之中,类似“你对自己的善款使用放心吗?”这样尖锐的问题总会戳痛人们的心,也在拷问着社会道德与人性良知。

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界心系灾区,积极捐赠款物。这个时候,关于慈善款项管理和使用的问题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度设计筑牢“慈善”堤坝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英国:善款装于“玻璃口袋”

据有关慈善援助基金机构的最新统计,2010—2011年度,英国捐款人数占总人口的58%,平均每人捐款11英镑(1英镑约合9.5元人民币)。英国大部分人都能放心乐捐,这源于其善款装在“玻璃口袋”里。

为了追求透明度最大化,英国慈善组织可谓“全裸”于天下。通常情况,慈善组织要“晒出”自己的家底,其中有固定资产总额和善款使用情况。

根据英国法律规定,任何一名公众成员只要交付一定的合理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管理报告。对于那些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民众可以对每笔善款进行监督,如果对某机构的筹款方式不理解或不满,可以向慈善委员会投诉。

英国慈善委员会是政府主管民间公益性慈善事业的独立机关。慈善委员会以监督管理和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该委员会对英国慈善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投资行为、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等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和标准。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慈善机构公信力、公益性、合法性、有效性和责任心,并负责慈善机构。

(资料图片:英国慈善委员会的标志)

当慈善委员会发现或者公众投诉举报一个慈善组织存在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或者其托管人发生比较大的问题,已经危害到慈善财产安全、公益性事业的声望和公众利益时,若其他的措施都不足以解决问题、消除危害,慈善委员会可以依法启动调查程序,对有关的民间公益性组织展开正式调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