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行人路权、优化交通体系—看海外如何治理闯红灯

摘要:从5月7日开始,北京全面动用罚款方式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对行人闯红灯处以10元罚款。那么,海外在治理行人闯红灯的问题上是怎么做的呢?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从5月7日开始,北京全面动用罚款方式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对行人闯红灯处以10元罚款。

对此,有人喊好,有人忧虑。叫好者认为这样的法规早就应该出手,而忧虑者则担心没有交通体系和完善和法律细则的进一步优化,这种方式只能获得一时成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么,海外在治理行人闯红灯的问题上是怎么做的呢?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新加坡:交通体系不断优化

在新加坡,若行人在禁止穿越的地方横穿马路或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警察可对之处以20至70新元(1新元约合5.1元人民币)罚款。不过,在规范行人正确过马路方面,新加坡交通法规所涉及的因素远不仅仅是罚款。

根据新加坡的交通法规,不遵守交警或交通灯指示,或在人行横道绿灯亮时不按指示方向过马路,均为违法。如果行人所在位置50米范围内有人行横道或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必须使用这些设施,否则即为违法。道路上的护栏或绿化带等隔离设施,也禁止穿过或翻越。

尽管与其他违法行为相比,新加坡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较轻,但是行人闯红灯的情况并不多,其中,机动车速度较快是原因之一。由于路网密,交通体系设置合理,并采取总量控制、收取拥堵费等手段调节,即便在高峰时段,高速路上的车流平均时速也有62.5公里,主干道路高峰时段的平均时速为28.5公里。一般行人面对呼啸而来的车辆,都不会轻易乱闯红灯。

此外,十字路口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齐备,也减少了行人违法过马路的行为。接近路口的转弯车道提前分流;有些道路虽然并非十分宽阔,但也会用不止一组红绿灯控制,让人分段通过马路;一般间隔不远处就设有行人路口,并尽量让这些红绿灯同步,以照顾车辆的通行;中间隔离带设有小岛形的缓冲区域,让行人在无法及时通过马路时短暂逗留,而且行人缓冲区域的大小会根据需要调整。这些设计都尽可能兼顾行人的习惯和车辆通行的需求。

(新加坡的一个路口)

新加坡的交通体系设计经过多年优化,已经比较合理。但即便如此,陆路交通局从2005年以来还是找出了100多个“黑点”。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最近也发起网上调查,邀请市民列出需要改进设计的具体地点,提高便利度,以分流地面红绿灯的人流,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新加坡资深律师钟庭辉说,除立法用罚款来促使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文明外,新加坡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严格执法,但同时也注意避免以罚款为出发点。此外,在立法时需广泛征求反馈意见,实施之前则要广泛宣传,让人们有心理准备,必要时可以设置缓冲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