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具世界性意义(2)

科学发展观具世界性意义(2)

摘要: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辩证思考、关于调整制度秩序应对发展难题的思想、关于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主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应对全球性的发展难题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理论参考。

科学发展观在吸收西方新的发展理论有益成分基础上,阐明了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追求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既强调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联系在一起,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主张通过法制规范、制度调整、舆论引导、道德规范和社会管理,达到人与人之间(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公正与和谐;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路径上,它强调从国情出发,自主创新,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也回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其有关发展的思考远远超越了西方发展理论,从而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理论依据。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壮阔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取代者,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公正,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能够保证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平衡,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能够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遭受到种种污蔑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承受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成为西方进行攻击的口实。

在这种情形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改革完善具体体制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推进人的发展与尊重自然相统一,倡导统筹原则、协调原则、效益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张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为破解中国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通过科学发展、实现自我更新提升的强大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都上了新台阶。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优势正在中国的科学发展中得到体现。

科学发展观还彰显了社会主义在人类发展上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西方大国为了本国的发展,或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别国的资源、贩卖黑奴和劳工,或向别国转移夕阳产业、转移各类垃圾、转嫁社会矛盾和危机,带给世界炮火与硝烟,带给世界人民痛苦与屈辱。西方大国崛起中的“劣迹”,往往易使人们误认为当代中国的崛起也会对世界造成某种“威胁”。科学发展观强调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国际交往的互利共赢原则;强调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道路;主张积极争取国际和平环境来发展中国,又以中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这在理论上回应了“中国威胁论”,深刻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手段和目的上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区别,决不以损害他人、他国和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式来谋求一国之利,在维护人类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上发挥着正能量。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在世界被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困扰的时刻,科学发展观用新的发展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发展实践,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指明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