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读书

核心提示: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有个判断,每个文明真正根本性的书也就几十本,其他多是二级、三级依次推演开来的。章太炎有三句话: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教师长;读书主要靠自己,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相印证,会获得一种独特体会;读书主要得之于“忧患”,“忧患”能帮助你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历史。

我看过很多关于劝学的文章,最有趣的,还属鸳鸯蝴蝶派的杂志《礼拜六》,那上面的文章说,读书很好,既便宜,又卫生。《礼拜六》的主编王钝根在《<礼拜六>出版赘言》里边说,买笑耗金钱,买醉碍健康。所以,看小说既节省,也安乐。而且,别的东西一下子就过去了,小说看了以后,还可以藏起来,今天看不完,明天还可以看,自己看完了,还可以借给朋友看,还可以跟老婆一起讨论。这样,一编在手,万虑皆忘,安闲此日,不亦快哉?新文学家看后很愤怒,对这种心态的读书、写作,提出很严厉的批评。连性情很温和的叶圣陶先生都说这实在是一种侮辱,侮辱自己、侮辱文学、还侮辱他人。上述史料,亦可以说出自某种实情,即随着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发展,书价逐渐下降,普通人也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不太昂贵的消费。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品评读书呢?为此,我讲六个问题:第一,“开卷”不一定“有益”;第二,专业以外的阅读;第三,“有效果”且“讲趣味”;第四,读书要兼及精神与物质;第五,文字之外,还有图像与声音;第六,网络时代的“压舱石”。

                                       “开卷”不一定“有益”

“开卷有益”作为各种读书节的口号广为流传,那么,为什么开卷、开什么卷、如何开卷,以及开卷的效果怎样?由此,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推敲。

(一)读书的诀窍

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多,很成功;有人读书少,也很成功;更多的是读了一辈子书,还不成功。所以,“开卷”不一定“有益”。因为年龄、职业、心境、目标等会影响人们的读书。古今传诵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因其针对特定人群(学者、文人、权相、帝王),不可全信。比如,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更适合于学者,不适合一般公众,更不适合从政的人。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经验,所以,真正好的状态是总结自己的方法,做自己的调整。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总结起来,就三句话: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教师长;读书主要靠自己,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相印证,你会获得一种独特的体会;读书主要得之于忧患,“忧患”能帮助你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历史。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二)读书的策略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金克木,写过一篇《书读完了》的文章,用的是陈寅恪与夏曾佑的故事。夏曾佑见到留洋回来的陈寅恪先生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为什么一个人会说,我的书读完了呢?金克木先生对此做了一个判断,每个文明真正根本性的书,就没有多少,也就几十本,其他的多是二级、三级依次推演开来的。不会读书的人每天读一大堆的书,很累。据新闻出版署统计,我国一年出版有20多万种书,仅这一年的书,你一辈子都读不完,更何况今天的网络这么发达。所以今天的问题是,要知道哪些书,我根本不考虑;哪些书,我应该读。

在我们看来,经典是必读的。可是,什么是经典?时代不同、立场不同,甚至年龄不同,你对经典的判断会不同,有两千年的经典、两百年的经典、五十年的经典。我的基本判断是,10年之后,那本书还在书架上,那就是值得读的书。现如今,绝大部分的书10年就被淘汰了,有的甚至1年、2年就被淘汰了。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