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读书(5)

核心提示: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有个判断,每个文明真正根本性的书也就几十本,其他多是二级、三级依次推演开来的。章太炎有三句话: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教师长;读书主要靠自己,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相印证,会获得一种独特体会;读书主要得之于“忧患”,“忧患”能帮助你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历史。

                                            文字之外,还有图像与声音

(一)文字之外的图像

今天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往往图像大于文字。大家想想,两伊战争真正对我们造成冲击的是什么?是电视图像,而不是报纸。现在我们出门上街,到处充斥着广告牌,连教授上课也必须做PPT。换言之,我们现在不能不接近图像了。

因此,今天的读书人只读文字是不够的,就是说不止要读文字的书,还要读图像的书,还要读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图书。对此,2004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图文书的崛起及其前景》,文章第四部分谈论“文字魅力的保持”——在学术类的图文书中,如何继续保持文字本身特有的魅力;第五部分是“眼见”不见得“为实”,对于图像(尤其是照片)呈现的场景,必须谨慎对待;第六部分讲纯粹的图像在呈现历史进程以及表现精神世界方面是有局限性的。

传统中国人是读史、读图。《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诸如陶渊明的《流光山海图》,还有《山海经》,都是图文兼顾的。到宋代,由于课程多了,以及科举考试的缘故,很多人已经不再读图了,整个知识传递以文字为主,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真正让我们意识到“图”有一天可以跟“文”分庭抗礼,是最近10年的事。

今天“图”和“文”的拼接对于出版来说,已经完全没有障碍了,并且图文书的生产变成一种时尚。由此,我必须谈一个问题,图的合理性、图的边界以及图可能导致的问题。

在我看来,纯粹的图像在阐释历史进程、表现精神世界方面是存在问题的。目前的图文书太直观,很好看。其实,文字依旧是文明最根基的地方。那么,在文字与图像两者并置的情况下,如何让文字的美感得到呈现?而所有读书人明白,打开一本书,假定里面图和文占同样的篇幅,必定先看图。图和文两个在一起的时候,图更加霸道。由于图的直观性很强,所以插图书一定要限制图的位置,不要让它太大、太抢眼、太好看。否则,文字是会被压缩的。所以文字在跟图对话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保持其主导性,而不是被压缩,被挤到边缘,或者被遗忘,变成好像看漫画似的。

关注图文书,不是基于趣味阅读,而是追求图文互证——对于古人“左图右史”阅读方式的继承与深化。目前的图文书多偏于直观、浅俗、生动、表象,这不是最佳境界。图文两者之间的张力如何阐释,怎么配合,配合后如何阅读,阅读的时候产生的思想和美感如何呈现,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二)文字之外的声音

声音也必须关注。做小说史研究,需要关注一个问题,从“说书场”中走出来的小说,为什么叙事方式会变化。中国古代漫长的说书传统转化为小说的时候,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作家们开始假定你不是在听小说,你是在看小说。这个转变过程,其实是从书场到书斋的变化,即是从耳朵到眼睛的变化。

最近几年,论及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文学时,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牵涉晚清迅速崛起的“演说”。1902年梁启超写《新中国未来记》,想象60年后中国维新事业成功以后,他说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上海开了一大堆的演讲会,每个人都来演说。他想象中的文明就是到处都在演说,就像今天各种各样的讲堂一样,这就是文明的体现。

那么,演说的意义究竟何在?由晚清整个的论述、写文章、说话的变化,可以窥见其现代化的过程,总结起来有两条路:一是像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新学之士所积极从事的输入新术语、新语法乃至新的文章体式,借以丰富汉语的表达能力;二是章太炎、蔡元培以及鲁迅、胡适等,他们的公众演说。演说的过程其实是锻炼一种新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有学问的白话。

我们以前是有白话的,只是早期白话是作为日常口语的,白话的学术内涵不够,诸如有章回小说、白话诗。晚清到民国年间,到五四运动,最大的变化是学问可以用白话来说,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演说。再大的学问家走上讲台,也不能用文言来演讲,用文言演讲没人听得懂。章太炎是晚清最著名的古文大家,他的文章很难懂,但是他的演说很好懂。引材料可以用古文,讲话是不能用古文的,所以,演说这件事情是完成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让白话也有了学问,即让白话能够雅致,能够表达深邃的思想。可见,声音跟文字之间的对话,是很重要的问题。比起“文字的中国”,“声音的中国”更容易被忽略。我们引入随风飘逝的“演说”,不仅是为了关注晚清以降卓有成效的“口语启蒙”,更希望借此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的文章风气以及学术表达。

其实,声音随风飘逝,文字寿于金石。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说,更关注的是书籍,而不太考虑声音的问题。今天中国那么多人研究鲁迅,希望找到鲁迅的一段声音,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找到鲁迅的一段声音。诸位如果到过大英图书馆,进门的时候,可见有十几位著名作家在读自己的小说,将留下来的录音挂放在那里,由此,这些著名作家当年读自己小说的声音,就保留了下来。

今天所有的中国人看纪录片都记得,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用很浓重的湖南腔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如果用文字来表述这几个字,就不会达到这种力量。声音是另外一种跟文字不太一样的传播知识的途径、方法,能给人另一种审美感受。

我说的声音不仅仅是演说,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声音”,比如:学堂乐歌、朗诵诗;演剧而不是剧本;无线广播里的戏曲;电影或电视等等。由此,将声音、文字和图像对照起来,我们就可以全方位、立体地理解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