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读书(6)

核心提示: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有个判断,每个文明真正根本性的书也就几十本,其他多是二级、三级依次推演开来的。章太炎有三句话:读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教师长;读书主要靠自己,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相印证,会获得一种独特体会;读书主要得之于“忧患”,“忧患”能帮助你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历史。

                                              网络时代的“压舱石”

在我看来,那些渊博、玄妙、迂阔的人文学、史学、宗教、理论艺术等等,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压舱石。行船的人都知道,出海必须有压舱石,否则是很容易翻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保守性”起到的就是压舱石的作用,是对于各种突飞猛进的时尚与潮流的纠偏,以保证这艘人类文明的行船,不会因某个时代、某个潮流、某些英雄人物的“一时兴起”或“胡作非为”而彻底倾覆。           

现实中,我们并不能保证时尚的正确,时尚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走了弯路。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们走过那么多的弯路,才走到今天。任何一个时候倘若过分强调潮流、革新,都不是好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保守是前进中的另外一种力量。我们经常说,中国人很保守,其实中国的问题是不敢保守。一件好东西,比如唐朝的古董,要保留下来,无需让它与时俱进,因为每代人的趣味不一样,这时候的与时俱进会把很多真古董变成假古董,以至于面目全非。因此,有些知识没必要与时俱进,它必须要保持好、守护好,本真地留下来,让人类文明在左冲右撞、寻寻觅觅的过程中,保证其文明的航标。还有一些其他的,诸如新知识、新技术、新生活,需要不断地涌现,但是同时也要保持其对传统的记忆。   

这些年尤其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大,城市面貌、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心理距离,乃至连说话,都日新月异了。年轻人为此自得其乐。我觉得这其中潜藏着某种危险。在网络文化中长大的年轻人与我们这些在印刷文化中长大的人,是不一样的。我的一个学生做《开心麻花》栏目,他很得意,并告诉我来看。我看了以后没有像他说的从头笑到尾的感觉。于是,我知道我落伍了,我跟他们不一样了,我也知道,我的文学观和他们不一样了。我承认这个差异,同时努力沟通,试图努力跨越两代人的鸿沟。时下,有的两代人甚至都没法说话了。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文明不应该有如此大的隔阂。

那么,印刷文化的一代与网络上长大的一代,差异到底有多大?这鸿沟能不能跨越?

第一,发散型的思维,人们已经很难集中在一点了。现在很多人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查书,检索是他们最大的能力。至于阅读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他们已经不太关注了。这一过程中,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自我修养的功能已经没了。今天的一般的阅读,甚至博士论文的写作大多靠检索。书不是一行一行读下来的,而是检索出来的。表面上看,整理的资料很丰富,但是我一看,机器的味道很浓。因为,在一本书读完后,摘出两句话作为资料来援引,和检索后得到的,这完全是两回事。

读书被网络阅读取代以后,人们的阅读、思考、工作,注意力已经没办法集中到一点上了。很多人读书,一边听音乐、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今天的学生知识面比我们以前宽得多,几乎什么都知道,但是也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知识以在网络上得到为主,其好处是很活跃,坏处是没办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面弄清楚和做好一件事情。

第二,表述的片段化。今天的微博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和戕害。每天习惯写100多字的微博,养成了这个习惯是很难再改变了。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写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今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思考以前是时间维度的,现在是空间维度的。海南、桂林、南极、北极,每个人都能跳跃性地和你说一大堆,但谈得深一点的功夫,比如谈你的家乡、你的社区,就很缺乏。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阅读的习惯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不是知识分子。即大家都在网上挂着,读的是同样的书,了解的是同样的信息,思考的都是同样的层面,由此影响到我们思考的深度。

第三,自主记忆力的衰退。全世界的人都一个样,把记忆力交给电脑了,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我常常惊讶于自己会突然有记忆力的衰退。以前,我们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年轻人则是“我的手机里有”。有一天,我们的手机丢了,电脑丢了,很多东西就丢失了,或者全世界断电了,或者被外星人的病毒攻击了,整个人类就要倒退几百年。

我生活在过渡的时代,在书籍时代长大,又赶上了数字化时代,所以两边都能理解。可是,以后的几代人,他们完全在数字化时代生活,他们能理解书籍吗?他们能热爱书籍吗?他们在书籍的阅读中能得到美感吗?

谢谢大家!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