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讨与评论
在试行“网格支部+综合党委”新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实践、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与体会。
(一)必须强化领导,加强管理。构建统筹城乡、区域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 ,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党员队伍呈现出结构复杂化、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等特征。所以,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区域党建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统筹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该县综合党委充分利用组织、技术、人力等优势,统筹制定辖区内三个村的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主导产业等做法,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
(二)必须立足实际,紧扣发展。实施区域党建一体化的主旨是服务社会、服务发展,通过深层次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资源运作效率的最大化。实践中,该县通过实施“三联三促”、“五大工程”等活动,统筹整合辖区资源,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实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必须定位社会,致力服务。区域党建一体化工作的着力点应定位在突破党建工作“体内循环”状态,通过统筹整合各种要素和各方力量,为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实践中,该县针对不同领域、行业、类别的基层组织之间缺乏深度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不畅等实际,努力搭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整合组织功能和优势,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了社区综合党委统筹、单位党组织具体负责,立足岗位服务本职、立足社区服务群众的新格局。
(四)必须强化统筹,完善机制。由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行业差别大,各有优长和短板,加之长期的纵向组织关系造成了党建资源分隔性浪费,优势不能实现有效互补。要有效、有机统筹城乡党建,必须要在完善机制上狠下功夫,研究制定着眼长远、务实管用、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实践中,该县研究制定了统筹合理使用辖区党建资源的长效机制、综合党委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统一管理分类指导工作机制、多方共管责任机制,形成了辖区活动阵地统筹共用、党建活动经费统筹使用、党务人才统筹调用、党建工作统筹共促的良好格局。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综合党委与所辖支部在管理层级上处于“党政剥离”状态,如何加大统筹力度值得思考;在职党员双向共管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城乡党组织各自潜在的资源尚未有效盘活,在推进城乡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特别是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