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探析(3)

核心提示:党的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一是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二是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三是群众的人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比改革开放前大为提高。四是群众对干部队伍的社会评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另外,有一些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它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管用的,也不可以照搬。所以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是要具体分析。有的必须坚持,良好的作风到今天要坚持,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利益越是多元,越复杂,越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一下。还有一些在新的条件下要有新表现,比如说联系群众,怎么联系,现在中央提出来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但是在城市和在农村,你联系白领、金领和联系没文化的农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一些要有新发展、新创造。还有一些负面作用比较大的,要慎之又慎地来对待。比如群众运动,它曾经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优势。我们党依靠群众运动推翻了三座大山。群众运动,最大的长处就是短时间内形成运动形势,把具有从众心理的群众裹挟到运动中。但在执政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搞群众运动,并把它用于经济建设,极容易带来不良后果。第一,干扰党的全局性中心工作。群众运动一来把其他都放下来了,比如讲用群众运动搞经济建设,当年大炼钢铁,那就绝对干扰全局的中心工作,也违背了经济建设的规律。第二,干扰社会主义法制。群众运动一来,必定有突破法制底线的地方,可是你又不能处罚他,因为规模太大,你处罚谁?而且运动就是共产党自己发动的。第三,容易形成冤假错案。群众运动一来往往是一刀切,这里面肯定有错的,伤害的人也是很多的,所以这都属于历史的教训。198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胡绳精辟地说过一句话,革命需要动乱,执政需要稳定,你要想动乱,你就搞群众运动吧,要多乱就能折腾出多乱来,但是执政党它需要的是稳定。这一条,甚至可以说是超越社会制度的一条,需要高度重视。

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条件与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我们有条件做好群众工作。就经济基础而言,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巨大提升,为党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资源。就社会保障而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逐渐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就基层管理而言,党的基层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基层大调解机制开始形成。应该讲,我们今天做群众工作,理论上、事实上都比过去具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群众工作的两端——群众和党的队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党的群众工作更为复杂、难度也比过去更大。

先看群众。党执政多年来,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其主要特征:一是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早在50年代,我们党执政初期,群众基于翻身当家做主的一种淳朴的情感,拥戴我们的党。在西柏坡的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农民给毛泽东写的信,讲他自己分配到的土地,非常高兴。现在下大雪了,问毛泽东有没有皮袄、皮帽子,并给毛泽东寄来皮帽子。这令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淳朴的感情。可是几代人下来,不一样了。就是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一种情感认同转到了法理认同,已经不是那种感恩了。换言之,你干好了,是应该的;你干不好,就不应该。这种心态一方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另外一方面对于执政党来说,又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二是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改革开放前,社会号称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后来,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今天社科院统计说,中国有十大阶层。我以为,十大阶层都无法涵盖目前的局面,即便是同一个阶层里面也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同样是工人,垄断行业的工人和市场化行业的工人,利益不完全一样,下岗失业工人跟他们的利益诉求更不一样。由此,导致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这就使得我国改革的难度空前,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一起暴露出来,又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老百姓焦虑,社会发展太快,要跟不上了。学术界认为,改革停滞不前,也不满意。官员,党政干部队伍中又有改革疲劳症,30年了,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压得大家也喘不过来气。还有一部分改革开放的受惠者,他们不希望再有太大的变化了,等等。在这个背景下,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假若公权力不成为多元利益格局中的一员,那就什么事都好办;但是如果成为多元利益格局中的一员,老百姓就不相信我们能够公正。

举一个例子,2008年爆发的云南“孟连事件”,其导火索就是橡胶企业和胶农因为橡胶收购价格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国际上生胶的收购价格都一吨3.1万、3.2万元了,企业还照着多少年前两三千块钱一吨的价格收购,结果国家惠农政策的利益,市场的利益,统统被企业拿走了,而政府又一屁股坐在企业一边。那么,“孟连事件”最后是怎么得以解决的呢?关键的一条就是公权力从利益格局中撤出了,漫山遍野,成千上万的橡胶树,在企业和农民之间一棵一棵地界定利益主体。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