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思想,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观点对立冲突,但是我们在这一件事上我们的态度是相同的。那就是:为彻底打击谣言,唯有尽快立法,才能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逆光飞行-:想要正确的引导网民,就必须要有法可依。
网络现已成为我国群众获得消息的重要来源。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参与性强,散布面广等特点。但由于以上的一些特点,网络媒体越来越凸显出它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上传新闻突发事件,大有取代传统媒体的潜力。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法律、政策及管理并没有相应跟上。比如,我国法律对何为散布虚假信息、何为虚假信息,尚没有明确规定。这不仅不利于互联网管理,而且不利于网民把握网上发表言论的尺度。
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条款,可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以理服人的效果,什么样的网络言论需要得到规范,什么样的网络言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只要明确一条红线,人人遵守,那么中国以后的网络环境将会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比如前两天的“秦火火”案件,虽然是其个人在网络发表的不实言论,但却对现实社会构成了实际伤害。而之后的境内某地的交通事故,由于网民发布的数字与官方的不符合,却也遭到逮捕,引起了一些网民的巨大反弹。所以如何尽快的出现相关的法律制度,对网民也好,对国家机关也好都有着一定的约束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想要正确的引导网民,就必须要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做到长期打击谣言,且不会伤及言论自由。
@媣稥:立法治理网络谣言势在必行、五个规范呼之欲出。
媣稥建议,立法治理网络谣言要切中要害,既要明确直接制造、传播谣言行为的法律责任,还要针对谣言产生、传播环境和相关要素,明确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规范网络身份、评论、服务商管理,并且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网络执法平台,走标本兼治之路。
第一:要规范网络身份管理,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时可以快速追查源头、取证查处。第二:要规范网络大V管理,要在立法中明确制造虚假粉丝、虚假转评的法律责任,维护网络诚信秩序。第三:要规范网络评论管理,在当前集中打击网络谣言后,部分谣言已从主题文贴潜入到评论中;相当一部分网络账号专门从事负面评论活动。要在立法中明确发布文贴者对衍生评论内容负责。第四:要规范网络服务商管理,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强化网站、论坛、微博等网络公共平台服务商的法律责任。第五:还要规范网络执法平台。目前部分网站、论坛设有网络警察执法巡查功能,但还是主要依靠运营商自己管理,要在立法中明确建立执法机关拥有巡查、以及直接管理的权限,与运营商自身管理形成功能互补,便于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