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是山庄村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说起当年的行路难,四社村民朵永刚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山庄村道路狭窄崎岖,坡度较大,遇到下雨天气,满路淤泥,孩子们把鞋提在手里光着脚丫踏泥上学,大人们穿着雨靴到镇上赶集,200亩农田的耕种和30 余名学生上学都得蹚水过河。
为了方便学生上学和群众生产生活,2002年,毛德雄针对村里资金紧缺的困难,毫无犹豫地拿出自己的4000元积蓄购买了修桥钢筋,动员群众出工出力,在七里河上修建了一座简易的钢筋石拱桥搭。当年还投资22万元实施了人饮工程,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2011年又投资47万元在七里河上又架起了一座便民大桥,彻底结束了群众蹚水务农、孩子们蹚水上学的历史。
为使群众走上干净的水泥路,2003年10月,他又争取到村道硬化项目并展开抢时作业。为了赶进度,毛德雄带领大家24小时施工。为了防冻,村民们纷纷从家里带来草垫、麦秆、塑料膜等覆盖在新浇筑的水泥路面上保温。历时一个月的昼夜抢时奋战,一条长达11公里的硬化路终于完工,三个社的村民告别了泥水路。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信息畅通了,出行方便了,大量劳力纷纷外出务工挣钱,仅去年赴疆拾棉花的200多名群众人均收入达7000余元。同时,适度规模的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也悄然兴起,开辟了农民增收新天地。毛德雄说,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中,劳务和养殖收入占到60%以上。
今天的山庄村被列为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4600余万元的共建资金倾注山庄村,村民们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美丽农村建设的新热潮。目前,全村已经完成共建投资2986.4万元,白墙青瓦的新家园、新颖别致的村级广场,已经让村民们看到了未来山庄村的新模样。
毛德雄说,他的下一个梦想是把山庄村打造成旅游度假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民和县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最美山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