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则出污泥而不染的故事。一则是地下经济工作者卢绪章的故事,他受周恩来领导,为做生意给党提供经费,周旋于国统区不良环境之中,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同流而不合污,仅1949年,一次交给党的经费就达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一无所留,连资产也全部交给了党。另一则是秘密党员肖林经商为党筹措活动经费的故事,他受南方局指派先后在重庆、上海等地经商,成了百万富翁后,仍过着十分节俭清贫的生活,而把大约12万两黄金的资金交给了党,最后仅留下三枚银圆作纪念。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社会风气、所处环境多么复杂,只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的重托,就能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
中共南方局及其广大党员,正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整个国统区人民树立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这对于启迪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在“河边走切莫打湿鞋”,自觉维护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形象,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方局一切为民具体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情中。当年,日机轰炸重庆,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在后山沟挖了一个小防空洞防空袭,附近的老百姓知道了也到这里来躲,个别同志因拥挤有怨言。周恩来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说道,我们在国统区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得心里有人民群众,我们的防空洞应该随时为人民开着。这是一件事。再有一件事,那是1940年底,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因抨击官僚资本,先是被国民党当局拘禁,后又被软禁在家,并断绝马寅初的生活来源。周恩来知道后,指示《新华日报》开高稿酬解决了马寅初的生计问题。还有一件事,1940年初,邓颖超年老体弱的母亲来到重庆,当时八路军办事处住得很挤,为了节约费用和不麻烦群众,在饶国模的再三坚持下,邓颖超把自己的母亲安住在不到4平方米的角落房里。类似的故事,在中共南方局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三例。人们正是从这些具体的事、具体的情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这样的党,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我们留下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