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厅每名党员都要参加所在支部或党小组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单位组织生活会情况于9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厅活动办。
(四)“治治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进行教育,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
1、开展警示教育(7月15日至23日)。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从典型案件中举一反三、汲取教训,自我警醒、防微杜渐。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全省警示教育大会。
2、集中进行整改(9月20日至30日)。厅领导班子和处室(单位)领导干部要针对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方案。抓住重点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解细化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厅领导班子整改方案要在厅机关办公网公示,并征求和吸纳系统和机关党员群众意见,经省委督导组同意后,上报省委活动办。各处室(单位)整改方案经主管厅领导同意后报厅活动办。
3、查处违纪行为(10月1日至10日)。根据整改情况,对经调查核实确有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4、组织评议(10月11日至15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老党员、服务对象等群众代表,及实名提出意见建议的群众,对我厅活动开展情况及整改落实效果进行民主评议。做好迎接省委活动办组织的“万人评议”活动准备。
5、建立长效机制(10月16日至26日)。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克服“四风”、改进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相关制度。
6、开展“回头看”(10月27日至11月30日)。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抓好整改措施落实。12月份,全面总结活动做法和成效,特别是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形成总结材料。召开全厅活动总结会议。
五、抓好六项专项行动
结合我厅实际,开展六项专项行动,充分显现“转作风、见行动、惠民生、聚民心”的良好效果。
(一)领导干部正风肃纪行动。活动一开始,处以上领导干部就要带头正风肃纪。主要内容是“十对照、十整治”:(1)对照改进学风文风会风,重点整治文山会海,坚决取消一切没有实质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2)对照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要求,重点整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各类评比考核培训表彰和节庆、论坛泛滥等问题。(3)对照勤政为民的要求,重点整治机关和公务人员慵懒散拖、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4)对照严控“三公”经费的规定,重点整治因公出国(境)、“三公”经费管理使用不规范,超标准公务接待等问题。 (5)对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重点整治拉拉扯扯、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6)对照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要求,重点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以及执法执纪部门不公不廉、判决不执行等问题。 (7)对照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标准,重点整治领导干部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配车、多占住房等问题。 (8)对照严肃财经纪律的要求,重点整治“小金库”、收支两条线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9)对照厉行节约有关规定,重点整治公款互相宴请、大吃大喝、安排高消费娱乐、变相旅游,以及违反规定搞楼堂馆所建设等问题。(10)对照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重点整治干部脱离群众、对待群众简单粗暴、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正风肃纪行动实行台账管理,明确完成时限、工作标准,进行深入督查、集中整改。 (二)重点部门提质提效行动。全面落实省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提质提效行动工作部署,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解决“放权、公开、限时、便捷”问题,精简许可程序、许可条件、提交材料,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公开公示、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实现“极效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重点解决“严格、深入、规范”问题,加大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深入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完善电子评价系统,自觉接受服务对象评价监督,实现便民、务实、高效。 (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县城容貌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涉及我厅重点工作,下大力气牵头抓好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控制施工和清扫扬尘、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三治两提”(城区建筑治“违”、环境卫生治“脏”、容貌秩序治“乱”,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县城环境容貌改观和管理水平提升。
(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对我厅牵头的规划编制工作,以及我厅配合的农村危房改造、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进行积极推动,快速推进10个省级试点村规划设计工作,指导完成3000个重点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工作以及3个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指导完成基层建设年确定的5010个村的规划编制、垃圾处理和危房改造工作,推动农村面貌大改变,使广大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五)住房保障惠民生行动。按照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基本原则,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2013年开工22万套,竣工22万套,入住18万套,提高住房保障实力。通过推进保障房并轨、落实“双配建”、加强项目监管、加快信息化建设、做好需求调查、规范准入退出审核制度、加强保障房小区管理等措施,建立保障房建设长效机制,确保保障房质量可控、配套设施完善,保障房分配公平、公正、公开,让保障对象满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