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针对质量保证体系薄弱环节,用“10271”系统工程的思路,通过完善和落实“十项制度”,加强信息化、标准化“两化”建设,整顿、规范、提升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检测、审图、商砼“七大主体”,打造一支执法与监督并重的高效监督队伍,着力解决工程质量粗糙、建筑节能施工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推动我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六、建立完善八项制度 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建章立制,坚持边查、边改、边提高,以改革的办法、法治的思维固化作风建设成果。按照省委建立四项重点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厅实际,重点建立完善以下八项制度。
(一)公开承诺制度。领导班子及成员要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本单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研究确定相关事项,适时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二)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厅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两个县、两个村、两家企业(社区)、两户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处室、单位负责人也要结合自己工作,建立相应联系点。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建卡联户,直接为群众服务办事。
(三)便民高效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清理、下放审批和管理事项,事项能减则减、能放则放。保留事项程序能简则简,所有许可事项审批时限压缩法定的50%以上,推行“容缺预审预批”制,对各类单位资质、个人资格的变更、补证实行即来即办、当场办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条件、流程、时限和服务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自由裁量空间,推行“宽进严管”审批监管办法。
(四)规范服务标准制度。加大干部和服务窗口工作规范力度,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领办服务等制度,纠正“不搭理、推出去、半截话”的现象,切实解决责任心不强、拈轻怕重,办事拖拉,在行政审批中变着法吃拿卡要和找门子、托关系、递条子问题。
(五)机关工作标准化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基础性标准体系研究,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把机关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引向深入。将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层面等事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以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点工作事项纳入标准化,固化为地方标准、部门标准、单位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发生。
(六)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把克服“四风”、联系群众、推动工作改革创新情况作为评价干部德才表现的重要方面,探索建立干部“实绩和作风档案”,看干部平时一贯表现,看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关键时刻的表现和突出业绩。围绕中心、保障大局,将推进县城建设,以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住房保障等中心工作作为重点,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奖惩办法。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发挥考核导向作用,营造风清气正、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任机制,让作风好、埋头干事的干部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不干事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激发干部树新风、干实事的工作热情。
(七)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制度。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报告。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不超编、超标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做到简约简朴、不铺张浪费。从严管理因公出国(境),不安排与工作无关、没有实质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国(境)考察。严格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设立“小金库”现象的发生。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坚决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
(八)向监管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制度。定期向监管服务对象通报工作,就依法履责、改进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认真征求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和创新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