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5)

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5)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毛泽东对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的科学总结。也正是基于这一总结,毛泽东对尽快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有一种特别的紧迫感。60年代初,他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从19世纪40年代初到20世纪40年代中,共计105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除最后一次的抗日战争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现在,我国社会制度变了,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第二个原因开始有了改变,但要彻底改变,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25]

从上述认识出发,毛泽东提出了“超英赶美”的思想,即中国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泽东最早提出“超英赶美”是在1955年。开始时,他认为中国要“超英赶美”,至少要五、六十年,“也许七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26]但到了1957年后,受赫鲁晓夫提出的苏联要在15年内超过美国以及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的影响,毛泽东大大缩减了“超英赶美”的时间。1957年11月18日,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也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27]1958年4月,他在《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批语中又将赶超英国的时间从15年提前为10年,认为“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说‘2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美’,是留了五年到七年的余地的。”[28]同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李富春提出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毛泽东在批语中改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29]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又一次将赶超时间提前,他说:我们3年基本超过英国,10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30]很显然,这完全是一种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主观空想。其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开展的“大跃进”运动,不可避免地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挫折。因此,“大跃进”运动后,毛泽东开始反思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超英赶美”的经验教训,又重新回到了他以前对中国“超英赶美”需要五、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估计上来。1961年5月27日,他在同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表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31]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2]

既然中国赶超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100多年时间,因此到了1963年八、九月间,毛泽东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便第一次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即“在三年过渡阶段之后,我们的工业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搞15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15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33]根据毛泽东的上述思想,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进一步表述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关于毛泽东的“超英赶美”思想及其实践,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但就主观愿望而言,毛泽东是想通过“超英赶美”这种跨越式的发展,使中国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