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凸显干部党性教育的鲜明特色。江西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省委党校把用好红色资源作为打造江西特色干部党性教育的切入点,主动与有关方面紧密合作,先后确立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陵园等十几个现场教学点,初步形成了党性教育资源链。在此基础上,注重以红色资源为吸引力设置专题课程、编写党性教育教材,先后开发了“‘四大摇篮’在江西”、“走小平小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学习方志敏,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井冈山精神与中青年干部成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特色专题,运用红色资源激发学员党性锻炼的内生动力,将传统的“党校课堂 +教育基地”两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逐步延伸、深化为党校课堂教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学、警示教育、军营体验式教学和调研实践五位一体模式,使学员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中更好地接受党性教育。
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干部党性教育的长效性。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是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委党校修订完善了学员学风建设和学员党性教育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员学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进修培训学员管理办法》、《进修培训学员党性锻炼实施方案》,健全量化考评机制,制定了《学员党性修养考核办法》,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以班为单位,分别建立评议小组和考核小组,通过个人“述”、评议小组“评”、考核小组“考”,综合评定学员党性锻炼成绩,记入干部培训档案。健全了学风建设档案制度和党性教育档案制度,完善了党校与纪委、组织部门的协作机制,党校与学员所在单位的协作机制,党校内部教学与管理、服务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了加强党性教育的合力。
进一步提高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增强现有党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适应性。当前,党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存在内容陈旧老套、空洞平淡、脱离实际、“一锅煮”等现象,存在难以有效回答种种理论和现实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难解学员之渴的问题。面对形势任务变化给党性教育带来的更高要求,在方式方法创新上既要着力克服过分强调理论灌输、教育形式单一的现象,又要防止热衷现场和体验教学、忽视理论学习等极端做法。
提高现有党性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从目前各级党校的师资队伍来看,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多为“三门教员”,缺少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国情、省情教学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与学员需求有距离。一些教学基地的讲解人员存在自身党性锻炼不足、对党性党风教育的理论升华不够等问题。因此,搞好党校教育,急需提高师资素质。
完善现有党性教育的制度机制保障。比如,在对学员党性教育考核评估结果的使用上,就急需从制度层面切实把党性教育效果与干部考核乃至选拔任用结合起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