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张燕生: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4)

四、新一轮的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第四个问题,新一轮的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过去的三十五年我们有过三次比较大的改革运动,第一次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实际上是在我们的国民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识,再不开放,再不改革,再不发展我们将被开除球籍,这是我们过去三十五年成功的推动改革取得成就的一个起点。

第二次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我们能够看到邓小平南巡的时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举。过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基本制度在较量的时候,资本主义很好的向社会主义学习到如何建立和维护社会公平,建立一整套的福利制度,在这个竞争中间,社会主义如何向资本主义学习,如何能够提高效率,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间一直是急需要取得重大突破的非常尖端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就是古巴、委内瑞拉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感觉到,如何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发展效率的问题。在委内瑞拉,我们跟前总统谈过两、三次,这个国家号称原油储量全球第一,它的铁矿石和黄金,能资源专家评价是世界级的储量资源水平,土地只用了10%,煤炭也非常丰富,可以将它比喻成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但是会下金蛋的鸡长期以来,一直很贫穷,就是因为西方列强的跨国公司到了委内瑞拉就是奔石油去的,把委内瑞拉的石油变成了世界级的能源产业,但是这些西方跨国公司在委内瑞拉采油却没有能够造福于委内瑞拉的人民,反而使委内瑞拉正常的农业退化了,正常的工业、正常的服务业退化了,外国列强垄断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后来查韦斯上台以后实行石油国有化,既然外国石油公司不能造福于委内瑞拉的人民,我们就把它国有化,造福于穷人,因此得到了穷人的充分支持。但他遇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剥夺了外国资本,外国公司就没有积极性了,如果你把会下金蛋的鸡的金蛋都拿走了,却没有给鸡喂足够的食品,鸡就会越来越瘦,最后饿死,一旦饿死了,你发现完全没有能力建立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多次给他们提建议,能不能够参考中国的经验,试点改革开放,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石油工业,从采油到炼油,一直到终端产品,能不能够跟中国和这些世界各国友好的国家一起合作来建立正常的农业,正常的工业,正常的服务业,能够给老百姓解决就业。再比如古巴的糖厂,基本上就是完全报废的,而且完全没有能力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古巴再往下发展,怎么才能走出困境?怎么能够提高效能,我们的建议也是非常简单,充分介绍我们过去三十五年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南巡一个重点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能够解决老百姓的温饱,解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缩小和世界的差距

第三次改革的运动就是中国加入WTO,我们说的最多的话有三句,第一句话,为什么要接受那些不公平的条件,党中央领导同志讲,为的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就是要付再大的代价也要把握战略机遇期。第二句话,我们的体制改革应当怎么改?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也就是以WTO,以国际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接轨。第三句话,狼来了,外面有一群西方饿狼,家里有一群肥羊,当时研究说,哪些中国的肥羊跑不过饿狼,纺织业和服装业肯定跑不过,中成药肯定跑不过,银行跑不过,农业跑不过,汽车可能也跑不过,怎么办?我们发现天天说,狼来了,为了应对狼的冲击,从1986年到2001年,国家在进行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调整,企业为应对狼的危机,进行健身,希望等门开了,狼来了,我们能够跑得比狼快。15年的准备,最后使中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因此,我们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很大程度,是要应对全球的变局,要变成高标准的规则,不适应则将会被边缘化。我们突然发现,现在很像1978年,如果我们不能够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那样,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今后即使成为老大,也可能在全球的规则,全球的秩序,全球的格局中间,被边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全面深化改革,很像1978年,是一个新的三十五年的开始,在新的三十五年,我们要探索出一套更加成熟,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绿色环保的新模式、体制、战略和结构,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全球负责任的大国。

我们推动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要全面的推动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土地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改革,所有的这些改革,把我们过去一些不公平、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障碍和问题进行解决,能够推向进步。所以我始终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像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过程和新的实践。它的新的实践,完全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在未来的三十五年一步一步地推动,在实践当中探索,一步一步地使中国能够真正走向我们的预定目标。

新一轮的发展,是我们三中全会讲到了,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的问题,我个人有一个研究的心得,也就是说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间,我们可能有五到八年的苦日子,从过去竞争的模式和竞争的优势,要转变成为新的模式和新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去。实际上来讲,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呢?我们过去三十五年在经济发展方面非常成功,但是目前确确实实调整我们的主要产业的产能过剩,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我这里列了一张表,这张表一直到2013年的二季度,我们看这张表就会发现,像煤炭的开采、农业、食品、纺织、造纸等主要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都低于80%,我们现在产能过剩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产能过剩,我自己的看法,就是有三个方面的产能过剩,第一个方面的产能过剩就是我们过去十年,重化工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在过去十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了现在,我们会发现,这些过去十年迅猛发展的产业,目前的产能过剩的状况应当讲是比较严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看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是3.5%,在2002年到2008年,这段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时期,是4.5%,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全球增长速度有可能是2.9%,低于3%。全球增长速度从4.5%掉到低于3%,全球增加值创造的增长全球跌掉了三分之一,意味着全球需求在严重缩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年均的增长是9.98%,过去的十年,是10.7%,去年下降到7.7%,从10.7%下降到7.7%也是下降了三个百分点,也跌掉了将近三分之一。当全球经济出现一个持续减速,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出现了一个持续减速,我们过去高增长时期所形成的重化工业,所形成的重大装备制造产能过剩的压力,就会凸显出来。

第二个方面的产能过剩,也就是我们过去三十多年外贸产能过剩,过去出口部门长期都是高速发展,现在全球需求的萎缩,中国的成本上升摩擦加剧,新竞争对手在侵吞着我们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出口部门,我们的外贸部门的产能调整也将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第三个方面的产能过剩,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比如太阳能、光伏、风能也是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一旦发生中国同美国,中国同欧洲的贸易摩擦,这个产能出口在哪里?风能、太阳能领域的市场在国外,技术在国外,加工生产在国内,下一步怎么调整,这个角度来讲,我发现我们的产业结构面临着重要的调整时期。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的成本无论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大幅度上升,成本上升,我们的价格上升,这样一来,我们前三十五年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低成本,我们突然发现成本不低了,与很多竞争对手相比明显不低了,我们未富先老,跟我的竞争对手相比,人员不再年轻,也不像过去那样无限供给,而且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便宜了,各项要素成本上升,都意味着我们下一步,必须要像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那样,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要从过去,我们比较多的强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规模,转向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效率。

中国已经到了从过去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向要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了。我国去年GDP的增长率虽然只有7.7%,但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是1266万人,是我国过去十年创造就业最多的一年。在“十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是每年930万人。“十一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是1140万人。去年GDP比“十一五”的11.2%下降了3.4个百分点,但就业人口是1266万人明显高于“十一五”的年均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下降到7.6%,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为1450万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表明增长速度下来了,结构却优化了。

当前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呢?因为过去35年,我们主要的分工是低端的,我们创造的就业主要是给农民工的,而不是给大学生的。要想让大学生毕业后可以正常就业,就必须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有企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研发、创新、投入的增长率是历史最好的。现在全球的需求在萎缩,中国的需求在萎缩,面临竞争的加剧我们必须要创造新概念、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管理、新实践。去年我国服务业的上升比例是最快的,企业要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降低生产成本非常困难,但是要想解决物流成本、商流成本、信息流成本、资金流成本向服务要效益提升200%都是可能的。企业可以向两端延伸,向研发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向物流要效益,向分销要效益,向信息化要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服务的增加值才能有明显的上升。

目前我国的民生有了改善,去年GDP的增速是7.8%,城市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速是9.6%,农村是10.7%,农民工是12.3%,民生改善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增加了。从城乡差距看,2009年城乡的差距为3.33倍,今年上半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83倍,净下降了0.5。

现在企业面临的是脱胎换骨的转型,企业现在的问题是第一缺工人,缺优秀的、高品质的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人。第二缺渠道,第三缺资金,第四缺规范,所以我们要探索一条新路。中国经济目前遇到了一个坎儿,每个企业,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是沿着旧体制,旧模式往前走呢?还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向走呢?以前旧的模式是低成本驱动、简单模仿、不搞创新,现在很难走下去,我们要转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服务驱动。以前我们的制造和服务是分离的,金融和实体是分离的、增值和市场率增长是分离的。下一步要处理好四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做到整个改造都围绕经济。还有过去的发展是高碳、高资、高消耗,不可持续的。现在要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创造一个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和新探索。

新改革的探索站在了很高的起点上,现在中国人有钱了,开始消费了,开始买好的商品、好的服务、好的创意了。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供给,有预测显示,中国要消费好商品的人会从现在的2.3亿增加到6.3亿人。如果6.3亿人要买好商品,我们的企业家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这个黄金般的机会可能会被外国企业抢走。

再谈一下农民工问题,在过去30年我国有2.63亿农民工进入到非农产业,有1.71亿人进入到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就业,要想解决就业必须解决小企业的创新。二是保障,农民工进城要解决他们的基本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保障。三是技能。

还有我们的消费,过去我们重点要解决的是吃饱穿暖,后来我们开始解决住和行,买房、买车。现在人们更重视教育,更加重视消费的多样化,更重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以及空气和环境,的确中国真的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了。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的黄金30年就会展现出来,只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方、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个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脱胎换骨的转型,我们就会有黄金般的30年。要想让企业把握住这个机遇,我们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其中包括供给观的改革,要想让马儿跑得好,就要让马儿轻装上阵,就要实质性的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不能让企业背着很沉重的税负去参与国际竞争,去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要想让马儿跑得好,不能让政府抱着马儿跑,应该让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马儿跑,政府要减少经济的直接干涉和干预,让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想让马儿跑得好,企业自身没有能力解决公共服务问题,比如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研发创新的体系,所以公共服务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还要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比如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公共供给。

研究发达国家时我们发现,公共研发创新的机构对这些国家的小企业的创新和转向是十分关键的,比如德国有1.8万个研究工程师,在为德国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供给端也要改革,中国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最节俭的人民,我们有最高的储蓄,我们的金融如何能够把我们节约出来的资本用来帮助企业创新、创造是重点和重大突破。供给端的改革,需要绿色转型、需要低碳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许多大城市正处在腾飞的黄金时期,但是雾霾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让产业结构快速升级,让低碳发展得到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