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为何需要教育研究

现代学校为何需要教育研究

校本教研,通常被人们定义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近10年的校本教研探索主要在“教学”范畴,基本落脚在课堂,聚焦于学科教学。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今天校本教研的内容和重点应该由“教学”转型为“教育”,即要变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为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

研究转向体现教育规律要求

校本教研由教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是教育本质的规定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立德树人”被党的十八大列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固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为了全面实现“培养人”这一终极目标,学校除了智育,还必须实施德育、体育、美育等。校本教研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学问题,更要研究教师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问题。然而,在当前的校本教研中,教师关注、偏重的往往是学科教学,着眼的依然是进度、分数、升学率等指标达成问题。学生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身心基础,即经验、兴趣、情感、动机、需要和特长,师生关系的调适以及家校、社区关系的协调与合作等往往被忽略了。

基础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使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支撑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三个支柱。它们互为依托,互相贯通,缺一不可。校本教研中,只研究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规律和办法,不研究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成长规律与培养策略,导致学校教育的缺钙和失衡,课堂教学不断加码,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心理负担日益加重,致使校本教研偏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无法实现为人才培养奠基的目标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研究转向体现教师教育思想转变

校本教研由教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是校本教研内涵发展的需要。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有必要更多地从认识人、了解人、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和深度研究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研究如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达成国家课程标准。

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前者更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什么样的人去培养,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时代的融合,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特点是对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结果表现为教师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后者则着眼于怎么教、怎么学,研究如何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技术的创新与改良,结果体现为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改进。本质上,二者是研究“道”与研究“术”的不同。从功能上讲,二者存在着研究“整体”与研究“部分”的不同。

当然,教学研究蕴含于教育研究之中。教学的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人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素质的局部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转型为教育研究,不仅不反对和排除教学研究,相反有助于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基于教育研究前提下的校本教学研究,其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发生质的变化,研究问题以人为对象,研究目标着眼于育人高度,有助于避免考什么研什么的怪圈,跳出就学科论学科、就教学论教学的老套路,校本教学研究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