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桥:铁骨为群众 柔情架心桥(2)

刘铁桥:铁骨为群众 柔情架心桥(2)

核心提示:在76岁的我国血管内神经外科创始人马廉亭看来,有今天在于领导的威望,“我在医院干了一辈子,‘铁政委’务实、廉洁、有担当,有事我愿意和他讲。”在医学工程科主任李怡勇看来,有今天在于领导的思考,“‘铁政委’能静下心听每个人的想法,听完了就仔细地想和做···“铁政委”不姓铁,他是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政委刘铁桥。

“如果部队医院不能为官兵服务好,那就没存在的必要”

从房顶并排垂下的2个输液挂架分别系着根红白相间的绳子,2根绳子共同吊着一个盒子,里面竖直放着台笔记本电脑。

电脑下的病床上,躺着21岁的战士杨有。2011年的一场意外,杨有的颈椎受伤,不幸高位截瘫。

医院成立了专门小组,刘铁桥也不断来到病床前鼓励杨有。卧床2年,杨有不仅没有生一块褥疮,病情也渐有好转,上肢能举过头顶。

为让杨有能了解到病房外的世界,刘铁桥特意设计了这个“挂盒”,杨有可以通过手掌内侧滑动鼠标上网,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这个年轻战士的脸上。

“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岗位就是战位,保健就是保胜利’的强军实践使我感到由衷的钦佩。”今年8月,在医院成功完成肾移植手术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循写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军人优先’贴在了医院各个地方,军人就医有专人引导,挂号、看病、取药有绿色通道,病房、手术优先安排……”陈循说,下了火车,医院有专人带车接站,入住病房后营养科主任专门来病房拟制营养食谱,护士发放了装有护理知识等材料的“温馨袋”,准备了生活用品,“这里使病人舒心、家人宽心,单位放心。”

到总医院工作9年间,刘铁桥和其他党委常委一道,足迹几乎踏遍所有保障单位,累计巡诊14万人次,帮建54个中心医院和卫生队。“如果部队医院不能为官兵服务好,那就没存在的必要!”刘铁桥说。

“人这一辈子,不能光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

多年前,10多名外单位退休干部职工移交给医院管理,他们在住房维修补助、返还部分购房款上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2012年,他们找医院要求补偿。

在刘铁桥的争取下,医院得到上级机关的政策支持,院党委决定拨出专项经费对14名老同志予以合理补偿。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老同志从此也心服口服。

胡红英的丈夫2008年去世,次年女儿考上西南财经大学。“当时,家里没有一分存款,自己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怎么供大学生呢?”胡红英陷入困境。

坐电梯的刘铁桥看到了胡红英的情绪不对,“政委主动问清情况。他当场就说,大学一定要读,我帮你想办法!”刘铁桥在全院发起助学募捐,仅2天时间就募得4万多元,医院还为胡红英发放了困难补助。

今年7月,胡红英的女儿考取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刘铁桥再次把1万元捐款送到胡红英手上。

体检中心护士长李新2012年家庭遭到变故,准备放弃即将到来的文职人员考试。刘铁桥知道后,专门找她谈话分析形势,鼓励她一定要参加考试……

“很多人跟我说,这些事需要你管么?”刘铁桥说,“我想,人想想自己很正常,但人这一辈子,不能光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