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支雪梅:
走好人生每一步吹来正气清风
“我在这个位子上干一天,南京预防工作全省乃至全国争第一的念头就一天不能丢。”这是林志梅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也许因为是军人的女儿,还是小女孩的她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14岁参加工作那年,就被单位树为业务标兵,并多次做过事迹报告,她的先进事迹也被南京媒体多次登载。
林志梅参加工作时,初中还没有毕业。刚到检察院做书记员,稍微生僻一点的字就会难住她。面对自己的不足,她开始踏上了勤奋的自学之路。就在去年,她54岁时,拿到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在她的领导下,预防处连续七年被南京市检察院评为“先进集体”、“江苏省政法系统先进党支部”,还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林志梅个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先进党支部书记”、“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
“可能是我的个性原因吧,我一直对人要求太严,容易得罪人”。采访中,林志梅对自己这样评价。的确,相对于别人,林志梅对下属的要求几乎有点“苛刻”。
刚开始时,有人当她面摔过东西,有人和她大声吵过。不过后来,大家慢慢地开始接受这种“严格”,因为大家看到的是,林志梅对自己要求更严格。
多年来,林志梅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而下午6点下班,她一般7点才离开。除了出差或者外出开会,几乎很少有例外。
预防处每年宣讲任务都在几十甚至上百场。几个小时的宣讲完毕后,一般到了吃饭时间,邀请宣讲的单位安排宣讲团成员吃顿便饭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从宣讲团成立后,林志梅就宣布了一条铁纪:一律不准在宣讲单位吃饭,更不准接受宣讲单位礼物。
“有时候到下班时间还看不到我们回来,她就一直在单位等着,直到看我们回来才回家。”经常担任宣讲团团长的秦建飞告诉记者。
“队伍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细小的事情上来规范,因为大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小细节未必人人都能做好。”林志梅说。
林志梅成为南京市检察院有名的“女强人”。而在生活中,林志梅却是个十分孝顺的儿媳和女儿。
1983年,因父亲因病瘫痪在床,20多岁的林志梅便与母亲一起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在她和母亲的悉心照顾下,父亲后来可以自己走路,而林志梅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一名大龄青年。
结婚后,林志梅才知道,80多的婆婆因为家里无人照料,被送到了敬老院。“我觉得做人第一根本就是孝顺,我们做儿女的有义务让老人回家颐养天年。”就这样,已经88岁高龄、经常卧病在床的婆婆被林志梅和爱人接回了家。
婆婆经常抓着林志梅的手,摸索着林志梅的胳臂,说自己前世积了德,娶了一个这样好的媳妇。说到这些,林志梅声音有点哽咽,这个平时以“女强人”姿态出现的女人,其实有一颗最柔软的心。
在他们夫妻俩的悉心照顾下,婆婆活到94岁才去世。现在,林志梅的父母也已经80多岁,而且体弱多病。每个双休日,林志梅和丈夫的主要工作就是回家照顾父母,给他们做好吃的,陪他们说话解闷。
再过几年,林志梅就到退休年龄了。“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做到最好。”她微笑着告诉记者,她依然要强。
林志梅,她是一支傲然绽放、有情有义的林中雪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