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杜绝“三种”文化

领导干部要杜绝“三种”文化

核心提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制定了改进调研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实施办法。我个人认为,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关键要杜绝“三种”文化。杜绝以上“三种”文化,以律己之心清正廉洁、以执政之德涵养心性、以回报之情为民服务,做一名言行一致、名实一致、表里一致、人前人后一致的干部。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制定了改进调研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实施办法。我个人认为,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关键要杜绝“三种”文化。 

一是杜绝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和封建文化残留的影响,有些干部不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而是用在找“关系”、拉“死党”,今天跟几个一起玩玩牌、明天跟几个一块喝喝酒,今天说这几个是“我的人”、明天说那几个是“我的人”,这种“亲近一批、疏远一批,拉拢一批、冷落一批”的错误做法,让一些所谓的“我的人”在大家相安无事,施点小恩小惠,甚至天花乱坠地把你吹捧得不知所云,一旦到危难时刻就“猕生散”和“各自飞”。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讲党性原则、讲民主作风,要坚持独立自我、祛除私利私欲,坚定立场,不进任何一个圈子,不搞左右逢源,不做“墙头草”,对干部群众一视同仁、不分厚薄亲疏,从感情出发、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大局出发认识人、培养人、关心人、使用人,说到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打造一个团结共事、开拓进取、互助合作、温馨和谐的一流团队,从而把自己所肩负的工作真正搞上去。 

二要杜绝敷衍塞责的“号子”文化。“号子”原本是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民歌,而现实当中的“号子”,则表现为一种口惠而不实的空头口号, 这也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上头一句话,下头就当成“号子”跟着喊,犹如传声筒,口号震天响,应了云南省委组织部刘维佳部长在今年1月7日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一对父子关系”的这一重要论断。这种“号子”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嘴上说研究、手上不见力、脚上不使劲,敷衍了事、应付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工作最终落实不到行动上来。这种“号子”文化一旦滋生蔓延,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让群众厌烦,三还会误导领导、误导群众,最终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杜绝这种文化的滋生,要肯干事,干实事,让一般干部职工、广大群众刮目相看。 

三是杜绝奢侈糜烂的“杯子”文化。今年,中央把破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的享乐主义盛行;二是一些干部白天捧茶杯、晚上捧酒杯,成天围着“杯子”转的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有些领导干部一晚上要赶三、四场酒席,应接不暇,不仅消费了国家和他人的钱,而且消耗了自己的时间、精力,损坏了身体,可谓是百害而无一益。但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杯子”,因为千言万语在杯中,言由杯出、情由杯来、事随杯成,一些不好谈的工作、一些办不成的事在觥筹交错之时就能谈能办,久而久之就形成“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这种从“杯子”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和感情,往往会成为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温床,必然导致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甚至罔顾党纪政纪。领导干部唯有对“杯子”文化避而远之,经常“对对表”、“洗洗澡”,管住自己的心、自己的手、自己的嘴、自己的腿,不让别人抓住自己的“小辫子”,才不会失去做事方向和做人准则,始终保持心热如火、心明如镜、心澈如泉、心朗如云,在想得通、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的淡泊意识中抓好工作。 

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学习以上“三种”文化,以律己之心清正廉洁、以执政之德涵养心性、以回报之情为民服务,做一名言行一致、名实一致、表里一致、人前人后一致的干部。

(作者单位:云南省丘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