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人民养育了我,我不能搞特权,不能忘本”
汪洋湖,祖籍山东,老辈逃荒到吉林省永吉县落了脚。小时候家里很穷。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使汪洋湖从小就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深感父母的养育之恩。
汪洋湖清廉、平淡,不搞特权。他29岁开始担任县级领导,历任县委书记、水利厅长等重要职务。他曾掌管着60多亿元的水利工程,却没有用手中的权力谋取过任何私利,始终保持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处处严于律己。汪洋湖的小女儿中专毕业,至今仍从事个体经营。好心的老同志几次帮忙安排,他都一一谢绝。汪洋湖生病住院期间,老伴陪护时一直睡在折叠床上,他不同意医院给安排专门的床位。
多年前就调查整理过汪洋湖同志先进事迹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綦远方说,汪洋湖公私分明,不搞特权,但他不是苦行僧。他对家人有真情,对同事和朋友,也是满有人情味的。今年春节,汪洋湖给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家打电话,询问她母亲的健康状况,并嘱咐她,平时工作忙,回家次数少,春节在家多呆几天,陪陪老妈。老伴温淑琴说,汪洋湖讲情谊,别人为他做点事,他总是念念不忘。春节期间,为感谢省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王葆光对自己和老伴的悉心照顾,他拿出多年珍藏的“茅台”,71岁的患病老人颤抖地举起酒杯……情深现义重,滴水见汪洋!
汪洋湖在上海治疗期间,对医疗小组提出的治疗方案,处处积极配合。面对死亡的威胁,对放、化疗的痛苦,从不畏惧,坦坦荡荡,直面人生,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治疗间歇回到长春时,他总是要抽空回到关工委看看大家。他称赞上海的医护人员,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医德上不为利驱,不吃请,不收红包。为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他特意买了君子兰花苗和花土,从长春带到上海。汪洋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弥留之际,关工委的同志到医院看望他。当他苏醒过来时,看见了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东升,马上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别忘了任主任80岁生日啊,任主任是关工委的有功之臣哪!
汪洋湖和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感情很深。但由于工作调动频繁,他与妻子聚少离多。他弥补的方式就是回家下厨房,尽量多干活。那天是妻子60岁生日,原本是要回家团聚的,可临时有事不能遂愿。他深夜填词一首《鹧鸪天》:“相期鬓白皆是缘,初遇相逢夜霜天。衷情结好心贴近,热血涌流御风寒。窗前月,思无边,别情离绪两相关。冬去春来红颜尽,心心相印数十年。”在汪洋湖的内心世界里,永远有着对亲人最柔情的一面,这首词让老伴欣慰不已。当老友王葆光告诉他老伴已做完胃癌切除手术,怕他担心事前未能相告时,汪洋湖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像是回答又像是喃喃自语:等这次病好了一定陪淑琴走一走,这些年她连长白山都没有去过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