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体制活力与现代市场体系(5)

改革红利、体制活力与现代市场体系(5)

——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升级版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制度基础。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政府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相辅相成。我们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资源稀缺程度通过价格信号得到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的代价得到有效补偿,市场经济特有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微观基础。二是要破除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使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得以拓展、活力得以激发,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既充分开发又优势互补。三是要构建完善的现代资本市场和金融体制,使得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有利于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产业集中度提高,从而促进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着力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和进展:

大力释放国内需求,促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外需向内需转型升级。扩大内需,需要发挥投资和消费的重要作用。第一,要继续投资急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出相应的投资需求。除了对全国的“铁、公、基”继续进行升级与维护外,还要抓住以下三个重点来扩大投资需求:一是与城镇化直接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城市公用事业设施、环保基础设施等,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城际、省际、区际之间的高速交通设施,以缩短全国区域、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构造出全国统一市场的基础条件。要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路网建设、大江大河治理、水利设施的修复与兴建、农田整理、生态修复等,切实缩小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适应互联网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抓紧建设一批网络基础设施,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智能电网、新型网络交易基础设施等,为电子商务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第二,改善服务产品的供给,努力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在城市,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各类服务业,改善服务产品的供给,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由以衣、食、住、行、家电、汽车为主,升级到改善性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健康需求、发展需求、合理的享受需求的新层次,通过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来带动消费需求的增加。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加快农村商贸网点建设,将价格质量适宜、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往农村,扩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性需求,切实拉动农村消费水平。

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引擎。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快共性技术突破,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部署创新链,占据产业高端。要千方百计将企业培育成为创新的第一主体。要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认真研究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属、作价、交易、收益等相关问题,并制定出适宜的指导性意见。调整相关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加大对转化环节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产权保护,以法律武器保障企业家的合法收益。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紧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战略,早日建成人才强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