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富解码:拼嫁妆不如拼捐赠(2)

晋江民富解码:拼嫁妆不如拼捐赠(2)

数字之外:“藏富于民”

不过,说到晋江当地的民富程度,从统计数据上,并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晋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804元,而晋江所在的地级市泉州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83元,被称为福建最发达的县,该项数据缘何如此之低?

晋江市统计局副局长唐建新告诉本报记者,晋江直到2007年才开始进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到2008年才开始有该数据,这在整个泉州地区都是最晚的。当时晋江在统计布点的时候把城区6个街道都布点进去,这其中有三个街道都是刚刚“农转居”,本质上跟农村差别不大,这样就造成收入数据不会太高。

“以往的布点惯例都是老城区,比如县就只有县城,范围比较小,而且基本都是算机关人员,收入比较稳定。比如泉州的鲤城区都是市区,政府事业机关人员多,收入自然就比较高。”唐建新说。

本报数据也显示,在全国十强县中,晋江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均相当靠后,这其中一大关键就是晋江的劳动工资数据不高。

“我们97%以上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企业结构决定了工资水平不会太高。”唐建新坦陈,城乡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大头,但当地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以及获取财产性收入,则很难体现在统计数据中。

唐建新表示,产业结构决定了晋江与江浙之间的差距,江浙发达县市有很多是集体经济,也有很多大型的企业,政府财政收入和老百姓从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红利收入都比较高。相比之下,晋江以私营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这些数据都会比较低。“实际上晋江并没有那么差,只是经济结构不一样。”

“整个晋江都是以民营经济为主,都是本地老板。”晋江市发改局副局长李文宏告诉本报记者,晋江的鞋帽、纺织服装等几个支柱产业产业链配套十分完整。

去年晋江的制鞋产业产值接近900亿元,纺织服装也有700多亿元,两大产业占据了晋江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在几大产业链发展起来后,也产生了一大批大中小企业老板,晋江目前各类型企业达到1.6万家。

除了企业主,还有庞大的个体户群体。李文宏说,晋江的品牌企业比较多,在全国各地有30多万个专卖店,这些主要是靠晋江在外的“供销大军”维系,约有10多万人。“这部分人跟品牌企业一起成长,有的分销商一年挣的钱比厂家还多。”

和商贾大户相比,本地很多“个体户”也早已实现中产。以王恩华为例,工作之余,他还经营着一家规模中等的茶叶店。

王恩华说,晋江当地大大大小的茶叶店至少有数千家,每家茶叶店都是因为关系,拥有一两个大中型的企业客户,再加上平时的散户客户,基本上都还过得不错。

30多岁的郑先生原是泉州内陆县——盛产铁观音的安溪县的一名乡村中学教师,7年前,他辞去教职到晋江经营一家茶叶店,如今他已在晋江市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座驾也从伊兰特换成了皇冠。

“不管是做茶叶、酒还是海参、红菇的店家,每个镇都有几家店做得很不错。这是因为有这样的消费群体在,因为每家企业都需要公关,我要卖土给你陶瓷厂,总要去拜访,这就需要一定的礼品。”王恩华说,晋江每个镇都有一两个主打产业,例如陈埭镇的制鞋、英林镇的服装、磁灶镇的陶瓷、东石镇的伞具等,“每个镇都有产业在支撑消费。”

产业分布相对均衡,也使得晋江城乡差距比较小。数据显示,去年晋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0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03元,城乡之比约为2:1,明显低于泉州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

李文宏表示,晋江是一个典型的“橄榄形”社会结构,也就是中间小康、中产水平的群体特别庞大,底层真正贫穷的群体虽然也有,但占比比较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