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4)

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4)

但是,生态占用计算公式和指标体系很复杂,需要一定程度的数学知识。这只适合特定的专业人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未必能熟练计算和分析庞杂的数据,从而失去了参与保护自然的积极性。而且,环境承载力是动态的,人的需求也是动态的,两者随时会有不确定性因素。用数学公式,很难计算人的需求。因此,需要引进另外的一种思路,使环境承载力具有普及型和适用性。

这里可以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生存依存度。生存依存度,是指一个条件与维持人的存活的相关度。相关度越大,依存度越高,说明该条件对人的存活越重要。例如,空气、淡水、食物对人来说,是基础性条件。在此基础上,人才能谈得上其他需要。按照生存依存度,人须臾离不开空气,因此,空气排在第一位,淡水处于第二位,食物处在第三位。例如,除非人们能够把空气源源不断地带入到海底世界,否则把海底世界作为基数的环境承载力无从谈起。

从生存依存度估算环境承载力,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以该地区最稀缺的依存条件为基数。例如,在陆地上,空气已经不成为问题,所以空气不能作为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的基数。事实上,陆地上许多地区的淡水量生存依存度高,成为基数。从全世界范围看,缺水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淡水已经成为各个地区人的生存的短板。因此,可以把淡水资源作为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的基数。根据联合国公布数据,人每天的饮水和清洁需求,大概需要50升水;如果加上对食物、交通等需求产生的耗水量,每人一年需要1000立方米淡水。用该地区的淡水资源总量除以每人一年的耗水量,就能估算出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因此,从生存依存度来估算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以该地区空气、淡水或者食物三者中最稀缺或者交易成本最高的一个因素,作为估算当地环境承载力的基数。它是一个介于零与人口数量上限之间的区间。随着基数的变化,环境承载力在这一区间变动。

依据环境承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直接政策成果,就是主体功能区的制定。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不同,因而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规模不同。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由于不适宜或不应该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因而难以承载较多消费人口。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口主动转移到就业机会多的城市化地区。同时,人口和经济的过度集聚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会给资源环境、交通等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因此,必须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2006年3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布局的战略设想。2011年6月,中国又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开发结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