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6)

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6)

正如“托物”是为了“言志”,“写景”是为了“抒情”。只有在情感上达到天人合一、物我浑融,人的感情才有所寄托、有所附丽,并以描摩景物的方式抒发出来。孔子常把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看作人的品德美和精神美的一种象征。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的耐寒性质与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通过指出桔树有“独立不迁”的高贵品质,“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根深本固、意志专一的禀赋,把桔树和人的品性沟通乃至合一。再如刘桢《赠从弟》、于谦《石灰吟》等,这些“言志诗”,都是借助自己钟爱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与人的高尚品格和远大志向互相沟通。在中国,有数种植物固定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如松、竹、梅、荷等。青松威武不屈,翠竹有节而虚心,腊梅傲雪斗霜,夏荷出污泥而不染。这些自然物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的精神归宿,是人类精神与自然相通而融合为一体的典型。人生理想、性情、修养以及对于政治现实或社会现象的关怀,在与自然的相通融合中达到天人情合、与天地合德,因此,人才不会孤独无依,与天地齐一的终极关怀才会到来。

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能力,是当今时代的一种启蒙。这不是一种对自然的盲目崇拜,而是一种对自然的谦逊态度。正是有这样的一种态度,才会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成就人生境界。人们不会把自然再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而是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更加爱惜自己的自然家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上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8]一草一木,皆有它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一山一水,都有它们与我们的相关之情。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2][3][4][5][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6—457页,第38—39页,第483页,第559—560页,第563页。

[7][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第187页。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