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5)

关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考与路径(5)

三、开拓天人合一精神重塑人与自然关系

营建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在人类中心主义盛行的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远,情感淡漠。这需要人们追根溯源,从中国传统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支点,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尝试。何谓天人合一?天,指自然,也指万物。一般认为,是庄子最先提出天人合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此,天人合一深入人心,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二是天人相通。人与自然相互感知。三是与天地合则。人不能为所欲为,必须要与天地合则,即遵循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效仿天道和地道来建立人道。天道,是阴与阳的相互作用。地道,是柔与刚的交相影响。效仿天道的阴阳、地道的柔刚来建立人道,用仁与义来管理人的事务。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又衍生出和实生物、民胞物与、参赞化育等思想。

和实生物是古人的发展理念,是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提出的。史伯概括了世间事物变化的两种状况,一种是和,一种是同。“以他平他谓之和”,是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互融合、制约,达到平衡。“和”的结果是“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同,是指相同。“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相同事物的叠加,只能是衰落和消亡。比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由不同音调配合才产生的,美味佳肴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在一起的结果。如果只有同一种音调,不能产生出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滋味,不能产生出美味佳肴。这是“同则不继”。因此,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的事物才能生生不息。

参赞化育,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参与和调节作用。《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参赞化育,也就是与天地相参。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各有定位,相互配合。与天地合则相比,它并不是消极地提倡人道合于天道,而是提出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能力。

民胞物与出自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西铭》,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简称,表达了民为同胞、物为同类的情怀。民胞物与号召人们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一切人和物,达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境界。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这对提升和谐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

上述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哲理睿智,对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精神塑造影响巨大,深深地渗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当中。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中,中国人产生了对自然的情感依托,找到了终极关怀。宋代张载说:“感而后有通。”人与物之间感性的交流,在物是以感性形象作用人的感官,直至人心深处;在人是一种直觉,一种感悟,一种情感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辛弃疾也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妩媚”,既是青山,又是人,是人与青山交感的产物。后来的《文心雕龙·明诗》篇里也强调“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感于自然万物的变化,所以有抒发感情的冲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