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当前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核心提示: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有:招工难、不对口、流动快、成本涨、结构偏,其中招工难问题最为突出。

二、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深化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市场化中的就业服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完善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功能,使市场真正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更迅捷、更有力、更可靠的交换场所。要继续加大镇街、村(居)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强化平台职能,全力做好信息发布、公共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推荐培训等工作。要完善各项就业服务措施,在组织“春风行动”等大型用工招聘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乡镇保障所(站)进行招聘活动联动,开通就业直通车,把各乡镇有求职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送到人力资源市场来,还可组织用工单位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居开展现场洽谈,送岗位到家门口。与此同时,要注重加大与外地劳务合作力度,积极联合富裕劳动力充足地区的就业职能部门,建立劳动力引进和劳动力输出双向流动机制,以解决各类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和各层次民工的就业。要与各地开展劳务引进和校企合作,大力宣传经济发展、企业文化和用工需求,展示企业良好的用工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外来高层次技能人才。

二是深入落实就业资金补贴政策。要加大对企业招用工的资金扶持力度,对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人员,给予就业政策补贴;还可以探索采取其它多种方式,从资金上对企业用工招聘进行扶持和鼓励,让为企业用工提供切实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得到现实、直接、可观的实惠,如对招用的外地人员报销路费;按照输送人才的层次,给予输送学校奖励资金;按照引进的技能人员的层次,给予民办中介奖金;对老员工推荐新员工就业的,给予老员工和首次务工人员奖励,并给老员工带来的新员工报销路费。

三是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保障所这一就业服务网络构架作用,并充分利用“就业信息网”、“劳动99”三版数据库、互联网等网上数据平台对就业信息对接的良好作用,切实将就业者信息和企业岗位信息双向对接、沟通起来。要建立企业空岗报告制度,使劳动用工供需情况掌握在就业部门手里,促进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将企业用工信息发布在互联网上,并为劳动者建立求职档案,对各类信息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发挥就业中介机构作用,积极引导、适度发展民办职业中介,由就业部门牵头成立市级、乡镇各层次、多种类的劳动中介机构,以有力地促成企业和劳动力更好的对接。民办中介可进驻人力资源市场,以便实行更加集中、规范化的管理。组建企业人力资源协会,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业务知识的学习,研讨和交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各用工企业间沟通和共享劳动力供需信息,使各类劳动力在企业间优质流动、良性互补。

四是构建就业人员技能大培训格局。坚持以“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方式,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机制,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搞好现有员工人才技能提升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培训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库。

五是积极引导拓展就业渠道。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劳动者的就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积极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向现代服务业拓展就业岗位;要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发展机遇,坚持科技兴农,实行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实现市民化转变。要加大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和留驻力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既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对高素质人才予以重视,也要在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以优惠,把高素质人才留住,要以高素质人才的带动效应,促使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主动提升技能和素质,获取更广泛的就业空间,开拓更宽广的就业渠道。

六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不合法行为,依法保障企业员工的正当权益。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资支付;督促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将他们纳入所在镇、社区管理,动态掌握他们的就业、生活、家庭等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二)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强化企业用工的能动作用

一是企业重点做好转方式调结构,全力优化用工模式。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企业发展方向,不仅为经济提供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打造大就业格局提供更广阔的良好空间,为企业的良好生存和优势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而且更是解决既“招工难”又“就业难”难题、化解用工结构性矛盾最有力有效的方法。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发展高科技、新能源企业,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使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到高新技术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对员工数量的依赖度。但根据我们对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需要一个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继续发挥好交通“红绿灯”似的引导作用,如对新审批成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在招商引资方面,要注意控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进。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或对改造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