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探索共有产权房(2)

住建部探索共有产权房(2)

核心提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表示,将在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方面,着力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以及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专家认为,此番改革将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难题的一大重要探索,未来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仍要坚持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统一和相互配合。

然而,城市里的这部分“夹心层”却是处境尴尬,面临着更大的难题,他们既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又买不起普通商品房,他们的住房困难变得越来越突出。

此番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开展共有产权房的改革探索,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难题。共有产权是购房人和政府按一定的出资比例占有产权,产权主体多元化,购买人收入增加后,可出资购买政府部分产权,目的在于降低门槛,减小购房者的购房压力,保障更多“夹心层”群体。

市场配置政府补位

据国家信息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预测,明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全年房价的涨幅在5%左右,考虑到2013年的翘尾因素,2014年上半年的房价指数可能会在8%以上。

在房价仍是以“涨”为主的趋势下,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建立覆盖全面的住房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对于国务院定下的,“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的目标任务,2011年和2012年已经开工了1800多万套。2013年,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截至11月底,已全面完成了这一任务,2014年,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据各地统计,自2011年以来,全国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00万套以上。

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但我国低收入、“夹心层”等群体十分庞大,保障住房的总量仍显不足,还需通过住房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解决各阶层的住房需求。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