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二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都是努力按照这个根本原则去做的,并且创造了新鲜的经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十一)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二十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学习和提高,善于改进和加强领导。要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用改革的精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体现时代要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干部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党的建设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二十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历程说明,面对新时期的艰巨任务和可能遇到的风险,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广大干部在新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教育文化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组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特别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从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必须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德才兼备,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优秀人才层出不穷,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蔚然成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航船就能不断乘风破浪地驶向前方。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十年的历史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全党同志一定要十分珍惜。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全党同志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的最可靠的保证。
二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胜利,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没有任何理由自满。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还不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也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