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伏明:“书记,你回医院吧”(2)

陈伏明:“书记,你回医院吧”(2)

核心提示: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这个朴素心愿,53岁的陈伏明默默坚守了22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责任大、担子重,需要更多像陈伏明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村干部。为群众着想,将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黄长顺是好又好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过去溪边村民大多种植本地的老土茶,茶叶品质差、效益低。2002年,陈伏明带领村民改种福鼎的大白毫,收益大大提高。2008年,陈伏明又带领村民更新茶叶品种,建起高优茶园1300亩,每亩收益是原来的3倍。2009年,村委会牵头成立好又好茶叶合作社,黄长顺出任负责人,他的茶叶加工厂和其他厂整合重组,成立了好又好茶叶合作社加工厂,每年可加工茶叶700吨。目前,溪边村共有茶园2000亩,茶叶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村委会斜对面不远处,连片的大棚架在阳光下反射出闪闪的碎光。这里是今年4月陈伏明带头引进的台湾津田农业项目。项目一期面积1000亩,现已盖起了50亩大棚,南边种葡萄,西边是梨树,北边种桃树。为发展观光农业,明年村里要建设一些配套设施。

村干部介绍说,早在2008年,陈伏明便把福州的超大集团引到溪边村,30多户村民与其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种植100多亩奶油南瓜和200多亩西葫芦,每亩纯收入5000元。2009年,陈伏明又引进厦门一家从事玉米良种繁育的公司,在村里种植良种玉米1000亩,相比食用玉米每亩年收益多3000元。

“溪边村的今天离不开陈书记22年的付出。”村干部说,自从1991年8月被村民高票推上村主干的岗位,22年来,陈伏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溪边村的建设与发展。去年,溪边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达3450万元。

结束采访已是正午时分,我们要离开时,村干部催促陈伏明:“书记,你回医院吧。”细问才得知,陈伏明11月底因肾结石复发已经住院一个星期,但每天都上午回来处理工作,下午赶回医院打点滴。

因为村里还有事情等他处理,陈伏明执意留下,和我们告别后,他又走进了村委会里。

■记者感言

带领群众致富离不开奉献精神

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这个朴素心愿,53岁的陈伏明默默坚守了22年。

2012年村干部换届选举时,陈伏明再次被推选为村支书,为了让村民抓住新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他又接下这一担子。如今,新村建设已初具成效,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问起陈伏明打算何时放下担子休息,他说:“现在正是溪边村大转型的时期,我还能再坚持一两年,为村里培养好年轻的人才,才能安心放手。”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责任大、担子重,需要更多像陈伏明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村干部。为群众着想,将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