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就是要干事,他改变了一个边远落后乡村的面貌
枫木乡的干部们惊奇地发现,重返岗位的宋小明工作更加积极了。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虽然我身体有残疾,但精神上不能垮。”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宋小明如是说。他还在办公桌上刻了一行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干。
2001年,宋小明到谷雨乡任经济发展办主任。当时全乡最偏远的野鸭村没有干部愿去帮扶,宋小明主动请缨驻村。
第一次到野鸭村,宋小明在村口看到了三个光屁股小男孩在玩泥人。问为什么不穿裤子,孩子们笑起来:“又不是冬天,穿啥裤子嘛。”一打听才知道,几个孩子家庭都非常困难,大人都是“衣无领裤无裆”。
宋小明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宋小明逐户走访,组织干部群众座谈,最终找到穷根:一是交通落后太封闭,二是当地人太懒,虽然穷,却热衷打麻将。
要治贫,先治懒。宋小明找扶贫部门送来一批旧衣物。衣物发完了,他高声问,大家有什么感想?人们回答“高兴”。宋小明严肃地说,该高兴,但你们也要想一想,如果不改变现状,十几二十年后,你们的儿孙还要光屁股,穿别人的旧衣服,他们会怎么说你们?
一句话使人惭愧,接连几天村里都很少听到麻将声。
宋小明趁热打铁,提出修出山公路的计划。大家开始都不吭声,只有一个村干部担忧地说:我们村要啥没啥,拿什么修?宋小明说,爆破物资由我联系,设计测量也由我请人做,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算都不穿裤子,也要把这条路修通!
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全村村民集资投劳,苦战3个月,终于修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出山公路。
路修通了,还得发展产业。宋小明自己掏钱,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凤仪、白土等地参观学习。大家很受启发,回去后就建起了白肋烟基地和果园。说起往事,野鸭村村主任潘家杨至今激动不已:“宋主任起码让野鸭村的发展加快了五年!”
老百姓都说,有困难找小明,找到小明一定行
每到一处乡镇,宋小明上班都是全机关最早的一个。恒合乡乡长许传海说,宋小明一个人要干五六个人的活。他不但搞好本职工作,其它任何工作只要喊到,他从不推诿讲条件。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办成办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