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4)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4)

我国民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存在许多弱点。有人喜欢把民营企业理想化,把好事都归于市场和民营企业,把坏事都归罪于国企体制,这是新条件下的形而上学。

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不能割断现结构的有机联系,产业发展和技术积累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不能中断。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恰恰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骨干、技术进步的龙头。这是抵御跨国公司强势竞争、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国防安全的基础,也是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任务。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领域,必须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国家的控制能力。

在过去10年,我们的国有企业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国家产业升级做出了宝贵贡献。这已经有力驳斥了“国企不适应市场”的论调。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不应以此为理由,否定国企的战略意义。当前国有企业需要强化治理、强化组织纪律和教育,重塑国企灵魂。主管部门的管理思路,也有必要考虑发挥国企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骨干作用,拿出更切合技术进步规律的管理办法。

三、在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关键时刻,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

改革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是指导改革的一贯原则。

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两大基本战略利益。今天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30年前有本质的不同,国家安全战略问题逐渐突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因为这关系亿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安居乐业。有必要把兼顾广义国家安全的目标,纳入改革设计的视野。

经济改革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边界、要站在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的立场,要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大众。开放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平等互利、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利益这个基本前提。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改革政策,是互相协调、内在逻辑统一的体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