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2年春节刚刚过去,乍暖还寒,十七道沟开始了每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这一次选举,回乡创业的孙玺珉进入了村民的视野。“孙玺珉心里记挂着咱,每年都会给老人们送钱送东西,他回来会给咱们带来变化吧。”“孙玺珉是大能人,有他来当书记,咱村应该比现在好。”……穷则思变,人们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孙玺珉身上,有村民到他的企业里来找他,期望的眼神盼着他回去。孙玺珉却很清醒,他要先看看,村民对他当选的真正支持率。
选举那天,待村民都坐好准备选举后,孙玺珉悄悄地走进会场,也没想惊动任何人,只想看看村民对选举的参与度。他的到来还是引起了坐在后面几位村民的注意,“孙玺珉回来了……”“哪儿呢?”“那角落里是他吗?”窃窃私语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们选孙玺珉当书记吧!”有一个声音响起,“好啊,他回来了,我们选他。”议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看到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人群中渐渐有了令人兴奋的热度。“孙玺珉能回来吗?他能回来我们当然选他了。”坐在前排的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党员颤巍巍的说。“他回来了,就在后面坐着呢!”旁边的人告诉这位老党员。“那好啊,就选孙玺珉吧。”那一天,孙玺珉在选举中全票通过。
“那些历史的尖峰时刻都需要太长的酝酿时间,每一桩影响深远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就像避雷针的尖端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也会挤在这最短的时间内发作,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之上。”茨威格在他的书《这群星闪耀的时刻》中这样写道。也是在这本书中,他说:“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尽管他写的是大时代下某个历史节点人物的瞬间,但这句话似乎也适用于孙玺珉。因为,孙玺珉也在进行着一种尝试,一种创新,而这种尝试与创新或许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样本。至少在当下,孙玺珉有这样的雄心与抱负,当然,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充分的现实去支撑。关于十七道沟未来的发展模式,孙玺珉已经在这片土地勾勒上了宏伟的蓝图——
——在他当书记一年多以来,他顺利实施了村民迁居工程,新盖的楼房即将竣工交付使用。拆迁,是当下最易爆发矛盾的社会领域,但是在十七道沟,却是在一派平和喜乐的气氛中进行,无他,民主尔,充分倾听每一个村民的意见;
——他充分掌握国土部关于农村土地的相关政策,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和支持,在十七道沟现有的土地资源上,整理平整出5000余亩良田。站在山坡上,极目四望,四野茫茫,青山苍苍,数千亩良田在初冬的阳光下泛出来年收获的光芒。
——他构建了一套运行完备的行政制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治理村务的热情,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民代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村级事务进行讨论、决策,推动议定事项的组织实施。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发展计划、以及涉及全村发展、稳定、村民利益的事项都在讨论之列,村里一切事务决定村民都拥有知情权、表决权。由此,保障了村内事务的稳定推行。
——他为十七道沟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村民人均收入从年收入700元一跃升至数千元,他激发了村民构建美好家园的热望,让曾经死气沉沉的村庄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他为十七道沟制定了可以期许的美好未来,未来三年内,加快土地流转,释放农村生产力,要将十七道沟打造成一个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就任书记一年多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村民还是那些村民,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十七道沟村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一跃成为丰宁县令人瞩目的新农村典范,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前来考察的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