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建终身学习网络 试行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渠道
《决定》指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去年“两会”期间,袁贵仁部长曾说道:“我们现在就是想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车可以换火车,坐了火车可以换飞机,坐了飞机还可以换轮船,最后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这样的教育体系,上下畅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构成了一个终身学习的网络。学分转换是这个终身学习网络实现连接、贯通的必要工具。实现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之后,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就有了沟通的可能。王本中甚至提出一种“学分制度认证制度”的设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学习、社会工作经历之间,均可以实现学分转换。
要实现中国的教育梦,就应该为学生建一个四通八达的体系,给他们提供多样性选择和转换的条件,各个环节互通互联,让他们有充分的选择机会。
5.美好教育畅想 我们的教育充满希望
如果高考制度改革是一只蝴蝶,它扇动一次翅膀,会带来哪里的海啸?
谢维和把高考制度看作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与中介,把高考制度改革看作高中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刘次林说,希望高考这个“指挥棒”发挥出促进学生、学校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
试想,高考制度改变之后,高中教育就会改变,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发展,也许就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教授说:“普通高中要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防止偏离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分数,压抑个性发展。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创设丰富生动的教育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发展选择。”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它的变化会相应地影响初中教育,初中教育会影响小学教育,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制度改变之后,高等教育也会发生变化,招进来的学生会更适合在自己的学校、专业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成长为更优秀的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按照《决定》的部署,高考制度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如果在新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下,在不断的发酵、催生下,不断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想,人们将会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公平的意义,并享受它的美妙果实。如果改革后的高考制度促使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教师、校长,等等,与教育有关的人也会发生变化。当人们结束了“一考定终身”的梦魇,当学校从“升学率崇拜”中清醒过来,当不同程度地从应试教育下摆脱出来的人们走到社会,这个世界也会因此增添一份美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