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以后,欧洲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件。首先是“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不得了的事情,发现了新大陆,开通了海上的新航路,能够到美洲、到大洲、到大洋洲。这样的越洋的贸易,就是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贸易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叫“越洋贸易大发展”。地理大发现是因为一个历史事件所推动的,1453年的时候,15世纪中期的时候,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当年叫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攻占,被土耳其人攻占了。那么,那个时候,地中海沿岸欧洲的贸易跟东方的贸易,印度的香料、中国的丝绸,都是要通过土耳其,通过中东、中亚过来的。那个地方发生战乱以后,路上的贸易、主要的通道被切断了。所以,欧洲这些国家的君主、商人们,首先是手工业者们,他要寻找新的航路、新的贸易的通道,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紧接着是越洋贸易大发展,越洋贸易发展以后,给工厂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有原料、燃料来源,有广阔的市场,于是工业革命就发生了。工业革命在经济基础层面发生变革,它要求上层建筑——政权给予保护,资产阶级革命就到来了。四大事件紧密相连:地理大发现、越洋贸易、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而改朝换代。
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这个期间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从生产力的角度说,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确立了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因为机器生产可以搞规模化。一台机器不够可以两台,一个工厂不够,可以无数个工厂,规模经济、专业化生产。这样就为大规模的市场交换创造了条件。这是从生产力角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以资本为核心,取代土地为核心,来聚集其它的生产要素,比如说自由劳动力,这样工厂就建立起来了。所谓工厂制度,所谓城市化,什么概念?都是容纳以资本为核心的工业制造技术,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工厂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近代以来,城市本质上是一个什么内涵呢?以资本为核心,聚集工业化和产业化所要求的生产要素,并加以配置的一个特定空间。这就是城市。那么,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看到什么呢?看到了所有制变革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确立。因为有了这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有了工厂制度,确立了机器大生产,然后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就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所以我们讲市场经济的确立,是跟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息息相关的。
19世纪以后,西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又靠什么呢?照我看来,也是主要靠所有制的不断的变革,当然还有其它很多因素,接连不断的新技术革命,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但主要还是所有制的不断的变革。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早期的时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一个关键的制度形式,主要的制度形式是什么呢?是个人所有制。按照我们习惯的表述就是老板式的老板制:个人所有、个人使用、个人管理。效率高,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带来了很多弊病。主要的弊病是两个:一个就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第二次技术革命,重工业、化工工业发展起来了,它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一个个单个的资本,个人所有制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就是马克思主义说的:产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跟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第二个还是更重要的,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灾难——两极分化。个人所有制,绝对的个人追求发财致富,导致了贫困再一级的积累、财富再一级的积累、社会对立。在这里我想多说几句,这跟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初衷是相背离的,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它的核心内容我不知道各位考虑过没有,怎么概括它?其实资本主义的核心内容,四个字——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并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才发明的,这个思想意识在历史上存在了600多年了,资本主义确立它的时候花了500年时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