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伟:做一把老区的铁犁头(2)

陈其伟:做一把老区的铁犁头(2)

核心提示:衡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陈其伟生命的全部时间只有56年,却像一把铁犁头,深深扎在泥土里,不惧荆棘砾石,步步向前,翻出新泥。自己磨耗了,却越发锃亮。

陈其伟也跟村民们红过脸。

朝阳公路开通后,有个老板看上了黄田的瓷土矿,前来联系说要开挖,每年给村里上百万元。当时多数村民都动心了,但却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现在如果开挖瓷土,必然会破坏水土,我们黄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老书记硬是带领村民在荒山上种起大批林木,并引来矿泉水厂、珍稀苗木基地、有机茶叶基地、生态果林、中华鲟养殖等一批无污染的项目。

大约10年前,黄田村学习其他地方做法,广种速生林,巨尾桉是主打树种。可是没过几年,陈其伟发现,巨尾桉虽然经济效益不错,就动员村民少种巨尾桉。很多村民不理解:“种巨尾桉,山绿得快,钱来得快,致富养老还它呢,为什么不让种?”陈其伟就村民带到山上,看巨尾桉旁边裸露的土地,“巨尾桉是长得快,但是吸地力,旁边草树长不大。水土被冲走了,后代靠什么致富呢!”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黄田村定下规矩:山上巨尾桉只伐不栽,引进桂花、香樟树、红豆杉、黄花梨等名贵树种。

厝斗自然村是黄田村最后通水泥路的自然村。从村部到厝斗长约8公里多、宽4米多的村道,是陈其伟没来得及修完的路。路上,陈伟聪碰到几位开车回家的村民,就放下车窗互相打招呼。

“厝斗的年轻人基本在外打工,他们今年回家过年要比往年要早。”陈伟聪说,路通了,村里越来越多人外出打工,村里新楼房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但老书记却发现问题:外出打工的人大部门把老人或者孩子放在家里,一年难得回来几次,钱赚到了,家却变空了。“这条路的尽头是古驿道,通往千年古寺笔架寺。老书记早就盘算着要厝斗的优势开发起来,还请人做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不用离开父母妻儿,外出打工。” 陈伟聪说。

“老书记常说,我的愿望就是让全村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子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老支书的心血。”陈伟聪,“老书记突然撒手而去,他的希望一定还要继续下去。”他说。

“把农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兄弟。”

陈其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母亲是老地下党员、老交通员。老父亲反复教育他的多是重复的一句话:“要给老区建设尽一分心力,要把老区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