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干部成长存在一些问题,从组织层面看,对年轻干部培养的系统性、规律性、重要性把握不够,统筹推进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零敲碎打、力量分散、随意无序等问题;从年轻干部自身层面看,受阅历和经历所限,少数同志年龄轻暮气不轻、学历高能力不高、志向大干劲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干群对年轻干部群体有看法;从社会氛围来看,受大环境影响,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存在一些误区,推进年轻干部成长的合力发挥尚显不够等等,笔者以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年轻干部应注重培养“四种”鲜明特质。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培养信念坚定靠得住的鲜明特质。政治坚定是对干部的核心要求。年轻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首先,要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一针见血地指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世界观对共产党员来讲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尤其在当下,社会情况相对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极少数年轻干部容易受到误导,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世界观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出现动摇,这是需要警惕的。可以说,世界观问题是方向性问题,也是原则性问题。尤其对年轻干部来讲,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和事业,否则,必然会缺少对群众的感情、对工作的激情、对事业的痴情,难以担当重任。其次,要保持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干部的成绩单,从现实来看,当前大多数年轻干部都具有较强的干事创业意识,都期望能干出点业绩来,这种想干事的愿望是值得鼓励的。但不否认,我们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干“面子工程”,甚至为了个人进步升迁,搞“突击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群众反感,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出了问题。年轻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根植于心底,多做利长远、惠民生的事,确保所取得的业绩是真正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第三,要保持正确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正确的群众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政策好不好、干部好不好,群众有公论,也最有发言权。大部分年轻干部都在基层任职,有一定的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年轻干部应格外珍惜基层历练的机会,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而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将来一定要补上这一课。简而言之,年轻干部要时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之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把群众想不想、愿不愿、要不要作为想问题、做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始终做到心中装着群众、做事为了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展惠及群众。
勤于学习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为民服务本领高的鲜明特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年轻干部要秉承这个宗旨,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自己为民服务的本领。一是增强为民服务之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展现的正是一种为民服务的情怀。不管是富一方百姓的吴仁宝、吴栋梁,还是促一方和谐的张云泉、陈燕萍,他们之所以受到群众拥戴,关键在于他们有为民之心、富民之策、安民之举、惠民之效。这次培训班,将安排大家到华西村、小岗村、蒋巷村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让大家到现场去体验他们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二是要增强为民服务之能。年轻干部既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怀,还要有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首先要勤于学习。具备了渊博的知识,讲话就有底气,思想就有灵气,行动就有朝气,工作就有锐气。每个年轻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自觉追求。其次要善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防止虎头蛇尾”。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做实实在在的事,要到基层一线、经济发展一线、信访一线去墩苗历练,增长才干。再次要善于创新。要广义化理解创新的含义,稳定怎么抓,发展怎么抓,一项具体工作怎么做,都有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善于用新思维、新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是要增强为民服务之效。提高为民服务实效,要号准群众需求之脉、摸清群众需求之时、把握群众需求之度,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服务好群众不能仅凭热情,而要从服务平台、服务水平、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多方面考虑,要对群众所需、所忧、所盼做到心中有数;更要注意,“服务”与“替代”不同,不能简单、机械地将为民服务和替人民生活划等号。更不能急功近利,把“为民服务”当成政绩来抓,搞新闻“噱头”。为民服务要注意“度”,要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